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心理養生

心理學術語舒適區 如何走出舒適區

大家聽説過一種名詞,舒適區。瞭解心理學的人應該對這個名詞不會太陌生,那麼什麼是舒適區呢?我們常常説,要想做事有效率,先學會走出舒適區。今天小編帶你瞭解舒適區,如何走出舒適區。

心理學術語舒適區 如何走出舒適區

什麼是舒適區

指的是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

在這個區域裏,我們有種掌控自如的感覺,身心感到很放鬆,沒有壓迫感,沒有緊張感。相反,我們在這裏可以找到非常高的安全感,一舉一動都非常舒適,穩固。

通常這樣的對比,我們就知道,睡覺睡到自然醒會讓你感到很舒適,那麼每天早起,就是你舒適區範圍以外的行動;不喜歡説話,習慣沉默寡言會讓你感到很舒適,那麼主動開口跟別人聊天打招呼,就超出了你的舒適區範圍。

美國密歇根大學商學院教授諾埃爾·蒂希(Noel Tichy),運用三個同心圓來闡述了我們行動狀況。

舒適區:你已經掌握技能的部分。

學習區:距離你現有能力遠一點的新技能部分。

恐慌區:你短時間內無法掌握到的陌生技能部分。

用一個例子説明,就是如果你想學習開車拿到駕照,那麼你的舒適區就是乘坐公車,呼叫滴滴打車,甚至是走路。而學習區就是掌握科目一至科目四的駕考內容,學會基本的交通規則,習得汽車的操作技能。至於恐慌區,當然就是參加每個科目的考試,或者是真正在街道上駕駛汽車了。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三個區域都會發生變化。

當你有能力通過所有科目的考試,可以操控汽車,你的舒適區就會從走路、乘坐公車,擴大到懂得如何操控駕駛汽車這個範圍。也就是説,你舒適區的範圍變大了,操控汽車變成了你新舒適區的一部分。學習區就從原本的學習車輛基本操作,變成了學習自如地在街道上駕駛汽車。至於恐慌區就更進一步,變成了敢於在高速公路行駛,或者懂得應對各種突發的交通情況等。

當你的能力越來越高,越來越強,你的舒適區也會隨之變得越來越大,而學習區和恐慌區,也會慢慢變得越來越小。

當然,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東西我們是還沒掌握到的,就算我們窮其一生去學習,也無法將其一一學完。所以,我們沒辦法讓學習區和恐慌區完全收窄消失,我們只需要不斷擴展自身的舒適區去提高能力,直到可以讓我們實現既定的目標就行了。這才是走出舒適區的核心宗旨。

確定你的舒適區

每個人的舒適區都各不相同。也可以説,每個人都掌握不同種類和不同程度的能力。所以,想要自己的努力取得進步,你必須要確定自己的舒適區。而這個舒適區,卻你跟設定的目標息息相關。

例如,你的目標是想提高自己當眾説話的能力,因為你覺得跟別人聊天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那麼習慣沉默寡言,不喜歡跟別人説話,就是你當前的舒適區。

一旦你清楚自己處於能力程度範圍內的哪個舒適區,接下來,你就需要明確,想要提高這種能力,阻礙你前進的原因是什麼;是外在原因,還是內在原因,你需要怎麼克服。到底是對知識理解得不透徹,還是對技能掌握得不到位,這可以確定你具體的學習區。

如同你想學習攝影,相機的操作,或者構圖、光圈、曝光度等攝影知識不明白,這會阻礙你掌握這項技能,你需要克服它們。

又如你想提高當眾説話的能力,那麼阻礙你不敢這樣做的原因,到底是你性格過於內向,抑或是你缺乏自信,還是因為你不知道表達的技巧呢?

如果你找不到阻礙你提高這種能力的深層原因,你就無法確定你的學習區。否則導致你不敢説話的原因是由於自信心不足,那就算你背誦所有的説話技巧,你也無法站在人羣面前大膽説話。換言之,方向不對,你做得再努力,這種勤奮也只是“自我感動式”的勤奮,是不會輸出有價值的結果的。

因此,解決你自信心不足,學習如何提高你的自信心,就成為了你提高當眾説話能力而走出舒適區學習的首要任務。這就要你把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具體可以攻克的難題,逐個解決限制你前進的障礙。確定你的舒適區,找到你要克服的地方,這就是邁向學習區的第一步。

如果走出舒適區?

從舒適區走到恐慌區,需要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刻意練習,才能取得成功。千萬不要幻想自己能一蹴而就而急於求成。當你一步一腳印做好當前的鍛鍊,量變產生質變,你自然學有所成。

正確的做法,就是朝着學習區邁出一步,然後在那裏待上一段時間,逐漸嘗試去適應那種難受的感覺。

例如你希望能夠早起,那麼你平時自然醒的時間是早上九點,現在你提前一個小時在八點醒來,持續一段時間去適應。然後接着把起牀的時間提早到七點鐘,然後又適應幾天,直到最終實現你早起的時間,早上六點。

只要你能夠走出舒適區,哪怕是走出一點點,去到學習區待上一段時間,你也會由此擴展你舒適區的範圍,獲得進步。儘管這種細微的進步,看上去好像沒有任何具體的收穫,但一旦你將那種難受、焦慮的感覺,鍛鍊成習以為常的心理狀態,你就有了繼續進步的基礎。

所以,假如你不敢當眾説話與人聊天,那麼你就先去熟悉那種身處人羣的感覺。找一個人多的地方,例如商場,電影院,步行街等,找個能夠接觸人羣的位置站在那裏待上一個小時,感受一下身邊的行人帶給你熙熙攘攘的感覺。

你剛開始肯定會覺得自己像個白痴,侷促不安,不知所措,請相信我,我體驗過這種情況。但這種感覺如同你跟人聊天那樣,説錯了話或者不知道怎麼迴應別人,你同樣也會覺得自己像個白痴,侷促不安,不知所措。一旦你能夠在這種環境下習以為常,鍛煉出自己的心理素質,你心裏有了底氣,那真正跟別人聊天時也很容易表現自如了。

也就是説,你不必強求自己一下子就能夠當眾説話,先走出舒適區一小步,讓你感受一下待在學習區的感覺,然後適應它。只要你每天刻意做一些你舒適區以外的事情,每天刺激一下自己,不需要做太多的,超出你舒適區範圍一步也可以,你就會慢慢獲得進步。正因為邁開的步伐很小,你自然不會有努力過後失敗的受挫心理。畢竟你平時自然醒是九點鐘,現在只不過提早半個小時起牀而已,難度不大吧。

只要你願意行動,這些付出一定不會失敗;哪怕就算失敗了,大不了明天再試一次而已,有什麼好氣餒的呢?今天你在人羣中無法待上一個小時,可你待了十五分鐘,也算是成功啊,畢竟你離開了舒適區,下一次再爭取待上二十分鐘就行。

如果你真的缺乏行動的意願,那麼給你的行動設立一個儀式感,每天空出一個固定的行為時間,當時間一到,鬧鐘一響,你就有意識開始行動了。

當你可以行動起來後,最主要的問題是,你該如何堅持下去。

積累你堅持的投入成本

經濟學上有一個術語,叫做“沉沒成本”,就是以往你對一件事情已經投入了相當程度的成本,而這些成本,卻會對你現在或者將來的決策產生了某種影響。

好比談戀愛,你和另一半已經在一起三年了,你為了這段關係投入了不少時間、感情和金錢。可三年相處下來,你發現這個另一半壓根無法跟你開花結果,給予你一個美好的未來,你很想分手,很想放棄。但是,一想到這三年來你對這段感情的付出,就心有不甘。你總是希望對方能夠“改邪歸正”,重回正軌,於是你遲遲不願意放手,直到最後自己遍體鱗傷。

再如你肚子很餓,去到餐廳點了一大堆東西吃,可吃到一半,你就已經吃撐了,飽的想吐。但為了不浪費這些食物,更加不希望浪費買這些食物的錢,你只好硬着頭皮繼續吃下去,最後吃完弄得自己胃痛得不行。

這些都是沉沒成本對你行為的影響,因為你不希望付出的成本打水漂,為了讓你的投入變得值得,所以有時候你的決策就會做出不理性的舉動。

一旦你對一件事投入了不可收回的成本,期間觸碰到初始反饋出來的結果,而你又不確定到底應不應該繼續投入下去,那麼受到沉沒成本這種心理影響,在to be or not to be的選擇上,大多數人往往會選擇to be.用在堅持上,也是如此。

當你用微小的步伐走出舒適區,由於步伐小,所以行動起來沒有任何難度,然後以此持續投入一段時間,直到你習慣了這種付出。如果你到了初始反饋的臨界點,你獲得的反饋結果的好,那你就有動力繼續投入;如果反饋結果不好,你也可以找出問題,調整努力的方式,繼續投入。換言之,只要你願意在事情上投入一定量的成本,你肯定不會這麼輕易罷休的。

用最簡單的方式走出舒適區,用最容易的方式待在學習區,然後透過沉沒成本來讓你堅持到恐慌區,你自然就會取得長足的進步了。

最後,你還要懂得識別擴展後的舒適區。

當你的舒適區擴大了,原本的學習區就變成了舒適區,你繼續在原先學習區的範圍內無論投入多少努力,你也不會再取得進一步的收穫。正如你已經拿到駕照開始駕駛汽車上路,當你熟悉了怎麼開車之後,無論你用了幾年時間每天開車上下班鍛鍊,你的駕駛技術還是不會有特別顯著的提高,至少跟你成為駕駛專家,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因為你這種重複駕駛的練習,已經在以前的學習區轉移到現在的舒適區。

當然,如果你的目標是能夠駕駛汽車上路,這時的你已經實現了目標,沒必要繼續提高能力。但如果你的目標是想去到沙漠駕駛越野車,那麼你就不能單靠每天上下班開車來提高這種駕駛技能了。

定下一個具體的目標,然後勇於邁出一步走出舒適區,運用刻意練習來鍛鍊技能。只要你能夠堅持下去,假以時日,你收穫到的肯定是與別不同的人生。這就是我們努力的意義。

成功不僅在於你努力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你能否堅持下來的過程。我們往往害怕事情的難度,內心缺乏了自信,就形成了恐慌區,容易沉浸在舒適區。所以克服自卑,才是邁出舒適區的第一步。

標籤:術語 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