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風吹草低見牛羊見的意思是什麼

閲讀8.3K

這句話的意思是:草原上的草很高,蓋住了牛羊,風吹開了草,牛羊都露了出來。

風吹草低見牛羊見的意思是什麼1

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個句子來自《敕勒歌》,是南北朝智勒民族的民歌。

它歌頌了北方草原的豐富和壯麗,表達了智勒人對養育它們的水土和遊牧生活的無限熱愛。它歌唱了草原的風景和遊牧民族的生活。《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前兩句説明智勒川位於高聳的陰山腳下,襯托出草原的背景。

然後兩句話用圓屋作為比喻,説天空就像一個蒙古包,覆蓋着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描述一個非常壯觀的場景,天空和田野相連。最後三句話描繪了一幅豐富的草原全景。安靜、動態、形象、色彩。整首詩風格清晰直率,境界開闊,音調雄厚,語言清晰,藝術概括力強,受到歷代文論家和文學史的高度讚揚。它的學術研究今天已經持久了。

風吹草低見牛羊見的意思是什麼
  

《敕勒歌》原文: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譯文:

遼闊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陰山下,天空彷彿圓頂帳篷,廣闊無邊,籠罩着四面的原野。天空藍藍的,原野遼闊無邊。風兒吹過,牧草低伏,顯露出原來隱沒於草叢中的眾多牛羊。

內容簡介:

草原是牧民的家鄉,牛羊的世界,但由於牧草過於豐茂,牛羣羊羣統統隱沒在那綠色的海洋裏。只有當一陣清風吹過,草浪動盪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閃現出來。那黃的牛,白的羊,東一羣,西一羣,忽隱忽現,到處都是。

於是,由靜態轉為動態,由表蒼一色變為多彩多姿,整個草原充滿勃勃生機,連那穹廬似的天空也為之生色。因此,人們把這最後一句稱為點晴之筆,對於"吹"、"低"、"見"三個動詞的主動者――"風"字,備加欣賞。

風吹草低見牛羊見的意思是什麼2

樂府詩的語言及其形式特點:

首先,樂府詩使用的語言簡單易懂,多為口語,善良簡單。其次,押韻靈活,形式多樣。樂府民歌有押韻,也有押韻;形式有三、四、五、六、八卦。然後以對話或獨白的形式來描繪人物的形象。最後,浪漫的色彩很強烈。根據詩歌的主題,樂府詩可以分為六類:反映戰爭、兵役、貧困、愛情、人民的勞動生活、飲酒、生活無常。

風吹草低見牛羊見的意思是什麼 第2張
  

樂府詩按內容分為三類:貴族文人所作的頌歌、軍樂、民間歌詞。樂府詩的影響:繼《詩經》之後,漢樂府民歌發揚了現實主義精神。漢樂府詩風格多樣,清新明朗,深情婉轉,慷慨悲歌,但都以簡約自然的風格為主。所謂簡約自然,體現在詩歌語言上,矢口成言,沒有文飾,所以樸實真摯,獨善古今。後世詩人大多受漢樂府的.影響。漢樂府以五言雜詩為主。

建安後,曹操、曹丕、李白等雜言詩並不源於樂府民歌。樂府對五言詩的影響更大。東漢時期有很多模仿者。到了建安,就出現了五言騰饒的局面,取代了《詩經》和《楚辭》的四言風騷,成為詩歌的主要形式。

風吹草低見牛羊見的意思是什麼3

漢樂府詩中10篇精選:

樂府是中國古代設置於宮廷的一個音樂舞台機構,最初是秦朝設置的,屬於少府管轄。

公元前112年,漢武帝正式設置樂府,其職責是採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蒐集整理的詩歌,後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樂府機構的設置,延續了先秦時期采詩的傳統,而出現的樂府詩,又很好地繼承了《詩經》現實主義的傳統,對後世形成了很大的影響。

漢樂府的.詩歌收錄在了《樂府詩集》的郊廟歌辭、鼓吹曲辭、相和歌辭和雜曲歌辭中。本文就選擇其中最有水平的和大家分享。

1,《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原名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取材於東漢末年發生於廬江郡(今安徽懷寧、潛山一帶)的一樁婚姻悲劇。

主要講述了焦仲卿和劉蘭芝夫婦被焦母和劉兄逼迫,離婚再嫁的故事。最終,焦仲卿和劉蘭芝雙雙殉情自殺。

該詩通過對焦母和劉兄的卑劣描述,諷刺了儒教倫理綱常對人身自由的戕害。在漢代時期,儒學取得了獨尊,儒家的忠孝思想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正是這種愚忠愚孝釀造了這一場悲劇。

該詩長達350餘句,是樂府詩之冠,也是中國五言體中的名篇,於北朝時期的《木蘭辭》並稱“樂府雙壁”。不過該詩的寫作年代還有爭議,詩歌的題材發生於建安年間,但是詩歌的寫作年代可能更晚。

2,《陌上桑》

《陌上桑》又名《豔歌羅敷行》,收錄於《相和歌辭》,是漢樂府中的名篇。

《陌上桑》講述了一位名為秦氏羅敷的採桑女,面對太守之類官員的調戲而從容不迫,並以盛誇丈夫的方法拒絕了他的無理要求。

全詩情節逼真、語言華麗、形象生動,同時又展示出了強烈的民間歌謠的風采。

《陌上桑》語言通暢、韻律自然和諧,對仗工整,證明了當時的五言體詩歌已經走向了成熟。

風吹草低見牛羊見的意思是什麼 第3張
  

3,《飲馬長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飲馬長城窟行》為漢樂府詩,最早見於《昭明文選》,題為“樂府古辭”。

長城窟,就是長城之下的泉窟,可以飲馬。“徵人路出於此而傷悲矣。言天下徵役,軍戎未止,婦人思夫,故作是行。”

此詩的主題已經十分明顯了,就是通過家中思婦對承擔徭役的丈夫的思念,來諷刺秦朝徭役之頻繁。

當然,本詩未必就是諷刺秦朝,也有可能是借古諷今。

該詩沒有《長城謠》“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拄。”這般直接,而是顯得脈脈温情,從側面反映徭役之苦,同時也給讀者留下了更多的美感和想象空間。

4,《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是漢樂府中難得的一首人生哲理詩,對讀者具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詩歌的主題是講時節變化,時光一去不復返,勸告人們珍惜時間,發奮努力。其中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已經成為了千古流傳的名句。

該詩向人們訴説人生大道理,但是卻不顯得聲音,達到了情景結合,寓教於審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