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精選春節日記範文錦集六篇

閲讀2.11W

一天又結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日記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春節日記範文錦集六篇

春節日記 篇1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其中我最喜歡春節。可以吃好吃的,可以看春晚,可以放鞭炮,放煙花。

春節那天,大人忙着做飯,我成了一個乖孩子。這時候我決定叫朋友一起出去玩,叫他們帶點小槍。而且我還拿出了一盒剛買的划船槍。下樓去見見你的朋友。在樓下,我看到我所有的朋友都在這裏。我拿出了賽艇炮,他們也拿出了自己的鞭炮。我大叫一聲,是所有的槍!有賽艇炮,有落炮,有煙火!我們開始玩火取樂。首先,我告訴我的朋友們來找我,然後給他們每人一個煙花。告訴他們過來,把他們扔到我們對面的'安全地方。一切準備就緒。我大喊:“放手”。聽“嘣,嘣,嘣”的聲音特別好玩。我們把落下的槍依次放好,一落地就響了。這是我的最愛。終於,煙花燃放了。看到煙花升上天空,五彩斑斕,美不勝收。玩到很晚,我媽已經把飯做好了,等我一起吃飯。因為我們春節有團圓飯。注意是一大家子人一起過年。春節充滿了歡樂和温暖。頓時讓我感到一股暖流湧上心頭。

這是春節,一個充滿歡笑和歡笑的節日。

春節日記 篇2

春節就這麼過去了。回味過年的滋味,感覺有書諸文字的必要,這樣來年或許可從中記取一些什麼。於是,在電腦上敲打出小結如下:

送上祝福共買了明信片百餘張,揮筆寫上諸如“猴年好運”、“新年萬事如意”、“恭喜發財”之類的祝福分送給好友親朋。同時,還用打電話、短信息及發“伊妹兒”一類方式拜年。當然,我也接到了回贈。親情友情在祝福中得到了交流、鞏固和加強。

聽聽嘮叨春節回家聽嘮叨,是我家春節的保留“節目”。家長裏短,親戚動向,千叮萬囑以及抱怨和批評,都是“節目”裏的內容。説實話,我是個話少的人,在嘮叨的過程中,基本上是做個忠實的聽眾。

應酬吃喝過年大吃大喝,是中國人的老傳統。除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朋友同事也都在這個時間段裏相互約請。可謂是飽食終日,滿肚子酒水。當然曉得暴飲暴食的諸多弊端,無奈是這種陋習根深蒂固,筆者也是隻敢腹誹,斷不敢在親朋間透露出半點意見。

娛樂娛樂春節聯歡會,各頻道的電視連續劇令人目不暇接。年三十晚上那台節目與節前炒作的反差大(其實經歷了這麼多春節晚會,心理上早有準備),感覺平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節目不多。過年,打牌下棋是少不了的遊戲。我平時是非常不屑於打撲克的,以為純是浪費時間。過年當屬例外,忙碌了一年,確實也該玩玩了,所謂張馳之道也。

花錢流水春節乃是家裏支出曲線的峯值所在。舉家匯入春運大潮,車旅費用自不待言;聊表孝心,是當然的道理;遇到晚輩拜年,遞上一份“紅包”,也是必需的。此外,家中備上足夠的“原料”應付請客之需(今年我家還專門為此更新了冰箱),這些少了銀兩也是萬萬不可的'。春節花錢,端的如流水去也。

還有些本擬寫進來的改進,諸如減少親朋間的吃請,不再給彼此的孩子壓歲錢,節儉過節等等,但在現今以消費拉動經濟的呼聲中,這似乎又有些不合時宜,而且我也不敢承擔建議實施的風險。這樣的“革命”,過去也曾有過號召,但終因阻力太大而未果。不可行的意見,我想在這份小結裏還是不寫了。-->

春節日記 篇3

“放鞭炮,貼春聯,穿新衣,收紅包”是每年春節都必須做的幾件事,今年也不例外。不過,過年去拜年是最有趣的。

除夕夜,我們貼好春聯,吃團圓飯,看春節聯歡晚會。第二天一早,便穿上新衣服,去外婆家去拜年了。

一路上,我和爸爸説説笑笑,看看路邊的風景,也別是一番風趣。公路兩旁的高山佈滿了濃密的松樹,由於山裏温度低,山上的雪並沒有完全溶化,雪水順着山徑流到小溪裏,山巒上的松樹都被雪壓彎了,真是一幅美麗的冬日畫卷!

終於,到外婆家了。我高興地跳下車,一蹦一跳地去找外婆和表妹們。表妹們看見我來了,就一起擁過來,央我帶她們出去玩。我一口答應下來。在徵求長輩們的同意後,我們樂顛顛地跑遠了。

到了村國小的操場上,我按年齡大小給大家排隊,我老大排第一,其次是甜甜,最後是妍妍。我們幾個小孩在學校操場上蹦啊跳啊,活像三隻快樂的.小鹿。

去拜年不僅僅是玩耍,小輩還要給長輩送去各種禮品及祝福,所以,我們玩夠後又去了舅舅、大姨等等親戚家。

去拜年,對我們小孩來説還有一個天大的好處,那就是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壓歲錢,這些錢足夠我支付一個學期的學費。

新年是把煩惱扔給舊年,用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這幾天,到處都是歡聲笑語,煙花綻放美麗的“花瓣”。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裏,生活、學習會像煙花般燦爛!

春節日記 篇4

大年三十的晚上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響,漆黑的夜空被五彩繽紛的煙花照亮。漸漸的,寧靜、安溢的夜空變得十分熱鬧,四面大方都有煙花出現,不知情的人還以為哪裏在打鼓呢!響徹雲霄的.煙花聲還把睡夢中的小星星給吵醒了,小星星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一看到那美麗的畫面就被吸引住了,好奇的大眼睛盯着煙花不肯鬆懈。

嶄新的20xx年,我大了一歲;嶄新的20xx年,父母老了一歲;嶄新的20xx年,祖國將會更繁榮;嶄新的20xx年,是充滿生機的,是生機勃勃的,是有所憧憬的。

春節日記 篇5

春節是我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裏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遊串。”這歷史上關於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於春節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曆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曆”,明確規定以農曆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曆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後,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於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後的農閒季節,漢鄭玄也説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這天的話來説,就是勞逸結合的意思。

那麼春節到底是怎樣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方休息,然後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但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之後,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雲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然後奏稱要設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於事,萬年明白後,忍不住帶着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悦,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説:“期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光,建立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狀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後,明白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於日派人刺殺萬年,結果刺客被士衞抓住了,祖乙明白後,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説:“此刻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説:“春為歲道,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之後,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的太陽曆,之後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説就是為了紀念萬年的。

此刻我們過年也有一些習俗,如倒貼“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春節日記 篇6

春節的前兩天,孩子們的臉上露出了春節特有的快樂,大人們一年的勞累得到了安撫,春節是多麼重要的.節日啊!

走在有濃郁春節氣氛的大街上,到處張燈結綵,每棵樹上掛滿了大大的紅燈籠,市場裏的人羣都穿着厚厚的棉襖,嘴和鼻子前有一絲白氣慢慢的上升。人們手裏都有提着年貨的、有捧着桔子樹的、有抱着娃娃的,場面熱鬧極了,臉上都掛滿春節到來的喜訊。

年三十早上我們要把去年所有的春聯和福字都撕下來,貼上新買的,這叫除舊迎新。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年飯,在外打工的姑姑和姑丈也要回到家裏,團年飯裏會有很多好吃的菜,還有飯要多煮一些,留下一些剩飯過年,這樣寓意年年有餘,每年都有吃不完的飯。

過春節真開心呀!我們都開開心心的過了這個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