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一年級語文識字隨筆9篇

閲讀3.1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那麼,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語文識字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語文識字隨筆9篇

一年級語文識字隨筆1

“禮”之傳統應在家風中承襲

中華民族尚“禮”。“禮”,是先賢們提倡的觀念經兩千多年的被選擇、被認同後,鑄成的民族性格。

孔子提出“克己復禮”,認為禮是人類社會走向文明進步的必由之路。《禮記》中有這樣幾段話:“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是以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意即為,人之所以為人,區別於鳥獸,是因為懂得“禮義”。

“禮”,對於個人而言,是規定品德修養、行為舉止的具體要求;對於社會而言,是規範社會秩序、人際關係的具體約束。“克己復禮”,就是要人剋制自己的私慾,用公認的`道德規範來要求自己,回到禮義的規範中去。東方儒學講求“吾日三省吾身”“知恥近乎勇”。馬克·吐温説,只有人是知道臉紅的動物。諸如羞恥、尷尬之情,是“克己復禮”的心理基礎。法律可以讓人不敢越矩,制度可以讓人不能越矩,只有“文化”,可以讓人不願越矩。

家風與家教,無形中培育着下一代的意志和品格。“禮”與“義”之內涵,諸如“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是傳統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千年的傳襲與繼承中,具體化為“忠厚傳家遠,詩書濟世長”等銘文。

良好家風傳承,非通過訓詁等口頭方式傳承,更重要的是長輩的“身體力行”。西漢初年學者韓嬰《韓詩外傳》中記載有孟母“斷織”的故事:孟子小時不知努力學習,時常中斷自己的學業。孟母為教育他,有一次竟用刀將自己織機上將要織成的布割斷,從而使孟子感悟到“半途而廢”的道理。劉向《列女傳》亦有的“孟母三遷”故事。范仲淹之所以志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因為幼時母親告訴他,“不為良相,即為良醫”——良相可以治國安邦,良醫可以治病救人,一個人想要自己快樂,就必須讓別人先快樂。家教之重要性,還可以馬為喻。馬是一種社會性動物,但若把一匹幼馬從小單獨飼養,長大之後才讓它進入馬羣,由於它的社會性本能從未被後天誘導過,它就不懂得遵守規則,容易成為“害羣之馬”。人同樣如此,兒童若是從小缺乏道德的啟蒙,他的善良本能就無法激發,自私與冷漠的性格便難以抑制。

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衍生的精神支柱。雖在時刻變動,但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拋棄它的傳統而重新開始。中華傳統“禮”“義”之文化中所包含的人倫觀、自然觀、生命觀,都應當成為醖釀當下“家風”的珍貴的思想資源。(李庚其作者系國學教育家、歷史學家)

一年級語文識字隨筆2

識字是寫作和閲讀的基礎,也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國小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怎樣才能讓學愉快輕鬆的識字呢?下面,我談談這學期我在識字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1.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遊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複,喜歡錶現。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郵遞員送信……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遊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遊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2.教會學生手、腦並用記住字形。聽課是重要的學習途徑,又是很難掌握的學習技巧。讓學生同時運用手、腦去積極地捕捉知識。第一、學生舉起小手和老師共同書寫,邊寫邊讀出筆畫,檢查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字及筆順和書上田字格中的字是否一樣。第二、動手寫一寫。先描一描黑色的、紅色的範字,然後自己在田字格中寫四個。再比一比自己是不是比範字寫得好。第三、看誰能組個詞、説句話。

3.小組學習生字,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特別是從一年級就開始讓學生這樣自主、主動學習,如果堅持下去的話,石老師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會不同凡響。

4. 利用故事識字,一年級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在識字教學中,若能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讓他們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記住生字,更能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如教學“裏”時,我給學生講故事:一天,有一個年輕人向一位老人問路,年輕人高喊了一聲:“喂,到王家屯還有幾裏?”老人隨口答道:“五畝地。”年輕人説:“真怪,你們這裏的路程怎麼不論裏?”“是啊!要是論禮(裏)的話,你應該喊我一聲老大爺再問路。”年輕人自知失禮,連忙賠禮。老人這才和氣的.告訴他:“這裏離王家屯還有三里路。”

5.日常生活中識字。

課內識字是識字教學的主要途徑,但並不是唯一途徑。日常生活中的識字往往更加豐富、更為重要,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識字,這也是課程改革的重要體現。如:在校園的板報裏找一找你認識的字、在上學路上找一找標語裏、廣告裏你認識的字、在動畫片裏、商場裏找一找你認識的字……這些都是能充分利用的識字活教材。

總之,我們要充分利用一切資源,有意培養學生的識字意識。

一年級語文識字隨筆3

1、創設情境,在遊戲中識字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廣度不大,但是課標要求學生平均每天要認識十幾個字,面對這樣的容量,如果一味灌輸,學生不僅學起來感到吃力枯燥,久而久之還會產生厭學情緒。這是極不利於學生的發展的。

在識字教學中,我們採用多種遊戲活動方法,創設多種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注重學生在學習中自己獨特的學習情感體驗,並且在此過程中提高人文素養,使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1)通過組詞説句識字

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找出生字,自讀自認,再組詞(鼓勵學生儘可能一字組多詞)。老師把學生組的詞語板書或用電腦平台展示出來,最後讓大家説句子,這樣不僅把字詞放入語言環境中,還把知識進行遷移,多次重複呈現生字,識字效率大大提高。

(2)通過漢字“加減法”識字

記得當我告訴孩子們漢字也有“加減法”時,一雙雙表示懷疑、驚奇的小眼睛都看着我,我馬上解釋説:漢字很有趣,加了筆畫或減了筆畫,整個字就差遠了。例如:“日”—“目”,“口”—“中”。同學們聽後可來勁了,每當遇到類似的字都會舉一反三,如:“雲”──“去”、“廣”──“廠”……我們逐漸學的字多了,孩子們還能舉出更多的例子,後期還懂得把獨體字加上偏旁變成合體字來記,如:“寸”—“村”、“亡”──“忘”──“忙”──“芒”。瞧,這不是既鞏固舊知,又發展了思維嗎?

(3)通過找“親戚”識字

主要運用在識別形近字時。漢字中有許多形近字,低年級的學生往往會混淆這些字,學不得法。這個遊戲主要幫助孩子們主動發現形近字的區別,減少錯誤。如教學“吧”時,我會讓大家找出與“吧”相似的字進行比較,學生列舉了“把”、“爸”,我告訴孩子們:“這些字就像親戚,長得比較像,你們能用‘火眼金睛’找出它們的區別嗎?”學生不僅能説出字形的區別,還説出書寫時的注意事項。這樣既有趣又減低了混淆的可能。

(4)通過賞圖識字

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現代的多媒體運用給教學一個很好的'契機,它能把直觀的事物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幫助學生進行拓展識字。視覺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人從外界接受的信息大約80%來自視覺。因此,要形成對書面語言的理解就必須充分發揮視覺的功能。在識字教學中,我創設情境,把孩子們帶入圖畫之中,使之有形象感性的認識,從而加深對語言文字材料的理解。通常我在圖畫旁都設有文字進行拓展,多為詞語、短語。例如在《畫家鄉》一課中,我分別找來海邊、山裏、草原等多幅圖片,在各幅圖邊配詞:碧浪銀沙、海闊天空,風吹草低見牛羊……學生樂於參與學習,同時又得到知識的延伸。

2、啟發思維,在活動中創新識字

猜謎,編兒歌等形式都是兒童喜聞樂見的語言表達形式。我們可以利用兒童的這個特點,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把生字編成謎語、順口溜、兒歌或故事的形式,來學習和鞏固生字。這種方法不單純的是一個識字教學,同時也是啟發學生思考,進行思維訓練一種很好的形式。

3、展示成果,在交流中反饋擴大識字量

“語言學習的外延與生活外延相等。”所以要樹立大語文觀,打破課堂的侷限,學科的間隔,使語文在開闊的環境中,與各學科融合,與生活接軌,學生在生活當中學語文、用語文。

一年級語文識字隨筆4

語文第一冊實驗教科書內容新,題材體裁豐富多樣,對兒童的語言發展十分有利。如何利用好新的語文教科書和生活中豐富的語言教學資源,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一、利用豐富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説話興趣

語文課的教學資源是豐富多彩的,學生身邊充滿着可以利用的説話教學資源,只要教師稍作留心,就會發現生活中的説話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的教學資源,採取豐富多變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説話興趣,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適時給學生講生動有趣的故事,觀看精彩優美的錄像,之後讓學生複述故事的大意,描述錄像中的精彩情節,這時學生受故事情節的感染,就會大膽説出自己的所見所聞,學生的説話得到聽者的認可,就會產生説話的興趣與成功的喜悦。

讓學生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也是激發學生説話興趣的好方法。我帶領學生參觀深圳紅珊瑚生態基地時,學生看到上黃下綠的小南瓜,形同蛇狀的絲瓜,玲瓏可愛的小葫蘆……一個個激動不已,此時我隨機指導學生進行觀察,觀察它們的顏色、形狀、大小,引導學生邊看邊説,並讓他們回家後把自己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植物説給爸爸媽媽聽,學生都很樂意。到校後,我又組織了“説説自己最喜歡的植物”的説話比賽活動,看誰説得最準確、最形象。學生你一言,我一語,人人都開口説話,並且爭先恐後,越説越想説。

每學完一課,我都對課文內容進行適當擴展,留一定的時間,改變一定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口語練習。如學完《在家裏》後,我讓學生説説自己在家裏做過的事;學完《一去二三裏》後,我讓學生把自己當作畫中的孩子,把看到的講給同學聽:學完《哪座房子最漂亮》後,我讓學生在觀察校園的基礎上,以“誇誇我們的學校”為題開展説話比賽活動;學完《自己去吧》後,讓學生説説最近你學會了什麼,是怎樣學的;學完《雨點兒》後,讓學生説説小雨點還會到哪兒去?這樣的説話練習,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説話的熱情。

二、利用課文的精美插圖,指導學生把話説具體

比如,教學《有趣的遊戲》時,我先讓學生回憶自己做過哪些遊戲,接着重點指導學生看插圖,認真細緻地觀察每一個小朋友做遊戲時的動作、表情,結合自己做這些遊戲時的情形、感覺,想想他們可能會説些什麼。可以把自己當做其中的一個朋友;然後每個學生在小組內相互説其中的一個遊戲,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補充情節,最後再由小組推選代表把一個最有趣的遊戲講給全班同學聽。老師根據學生説話的情況,指導學生把話説準確、説具體、説完整。通過這樣訓練,學生都能説出內容具體、情節完整的.一段文字,如有的同學説:“活動課上,我和幾個小朋友玩‘老鷹抓小雞’的遊戲。我當老鷹,小玲當雞媽媽,其他同學當小雞。遊戲開始了,我張開雙臂,向最後的小雞衝去,雞媽媽連忙伸開雙手把我攔住。我向左跑,小雞就向右躲,我往右跑,小雞們又趕快向左跑,嘴裏還發出尖叫聲。這個遊戲真有趣。”在這樣的訓練中,學生的説話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運用課文的語言素材,指導學生把話説完整

比如,在教學《四季》一課時,我讓學生用“……是……”練習説話,要求學生模仿課文中的規範語句進行填空練習;教學《影子》一課時,學生觀察圖畫,從直觀上了解了“前、後、左、右”四個表示方位的詞語後,我讓學生聯繫實際進一步認識這四個詞語,讓學生邊做手勢邊練習説:“我的前面是——我的後面是——我的左邊是——我的右邊是——”。這樣的教學既降低了學習難度,又能訓練學生把説話通順説完整。

課文中的句子不僅規範,而且簡潔優美,讓學生模仿一些優美的句子進行説話練習,也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像……”的句式在《陽光》一課中多次出現,指導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句子,結合已學的《小小的船》,讓學生用“……像……”練習説話,學生説出了“彎彎的月亮像小船”“閃閃的星星像眼睛”的句子。

能用一段話説一件完整的事是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強的重要表現,我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抓住事件的幾個要素,訓練學生説話,培養了學生的説話能力。如教《在家裏》一課時,我先讓學生看圖説圖意,再讓學生藉助拼音熟讀短文,看看短文是怎樣表達的,讓學生知道表達一件事,應有時間、誰、幹什麼等要素,這樣才能把一件事説清楚,説完整。

四、藉助課文的朗讀教學,訓練學生説有感情

加強朗讀訓練,也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種方法。學生如果受到良好的朗讀訓練,平時説話時也會自覺不自覺地運用一些朗讀技巧,注意語音的強弱,節奏的快慢,語調語氣的變化,並帶有豐富的感_彩。

一年級語文識字隨筆5

一年多的新教材教學,使我驚訝於其內容的新穎,識字編排上的形式多樣,同時又為一年級上下冊要認識700多個漢字—那麼大的識字量所深深震撼。下面我就一年來的識字教學進行反思。

一、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

新課標在識字教學中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的要求。要讓學生達到這樣的要求,濃厚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遊戲,在教學中把識字融入豐富的遊戲活動中,讓學生在新奇有趣的識字場景中體驗識字的快樂。

比如《在家裏》一課,我讓學生通過家裏的照片,展示、介紹自己家裏的陳設,創設一種家人在一起的場景,讓學生介紹家裏的每一個人晚飯後在做什麼。這樣一引導,使他們對相應的詞語產生興趣。學生情趣盎然,認真地讀、記詞語,學生在這種輕鬆愉悦的課堂氣氛中牢牢記住了漢字。

可是一年級學生識字,存在的問題是: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難題,通過實踐,我發現鞏固識字的最佳辦法便是讓學生進入“遊戲樂園”,在輕鬆、有趣的玩耍氛圍中記住漢字。

我從每天早晨讀書時間抽出5分鐘樂稱為“文化早餐”時間。早餐內容分別為識字“遊戲點心”、拼音“水果拼盤”……學生興趣十足。其中,識字“遊戲點心”的宗旨就是通過各種遊戲活動,使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將所學漢字加以鞏固,加以運用。

二、倡導合作學習,利用差異促提高

由於學前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導致了學生在識字方面的差異:有的學生一年級上冊要求認識的字學前差不多會認了很多字,但有的學生可以説還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學習能力的差異,如果要統一地從頭學起、從零開始,學生一定不喜歡,這樣就會影響教學效果。能不能將認識較多字的學生作為我們識字教學中的有利條件,讓他們成為我們最有利的教學資源呢?我進行了嘗試:

1.培養合作能力,實現優勢互補。

剛入學的兒童大部分不會與他人合作,現在一般都是獨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願意與他人交往。但是通過我兩個半月的培養,學生已初步形成合作習慣。在識字教學時,我通常先讓學生嘗試讀課文,不會讀的除了藉助拼音認讀以外,還讓他們請教小組裏的其他同學或老師。在這一環節裏,小組成員就可以實現異質互補,會的教不會的,達到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學了一篇課文後,可以讓小組裏的同學互相聽讀課文,辨識生字,並告訴他們:如果你的同學讀得好,請你誇誇他;如果你的同學需要幫助,請你幫幫他。這樣做,既讓識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會讓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獲得幫助。

2.聘任“小老師”,實現多元評價。

課堂上我要在短時間裏瞭解每一位學生的`識字情況是很難的。於是我採用聘任“小老師”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剛學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就讓他讀給老師聽。對於確實讀得好的,就聘任其為“小老師”,其他同學都可以到他那兒認讀生字。為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每一位識字過關的同學都可以被聘為“小老師”。因此學生學完一篇課文後,就積極地到老師、“小老師”處認讀生字,學習主動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三、拓寬識字途徑,擴展讀的數量

比如可讓學生把自己最愛看的電視節目名稱認下;把自己家的春聯認下;把常吃的方便麪名稱記下;把自己家的街道認下等等,在班會時間舉行各種形式的課外識字大比武,以此激發學生課外識字的興趣。這樣,將課堂與課外相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

以上幾點僅是我個人粗陋的觀點,希望同行能給我多提供點更寶貴的經驗,讓我在識字教學中能得心應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級語文識字隨筆6

《我多想去看看》是新課標實驗教科書第一冊中的一篇課文。本課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以山村一個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感情真摯,語言樸實。因此,在教學時,我緊扣“自主—探究—實踐”進行設計,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噴發出創新的火花,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的綜合素質。

一、初讀課文,自主學習。

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低年級要注意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旨在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讓學生願識字,喜歡識字,

逐步形成識字的動力,為自主識字,大量閲讀打好基礎。根據這種教學理念,我是這樣引導學生:在文中讀字音,啟發學生自己想辦法記字形。如:“足”和“走”就可以用已學的“口”和“土”來進行識記;自己學筆順,利用描紅掌握字的整體框架,最後落實寫入田字格。一步一步的實際,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始終以培養學生興趣為前提,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宗旨。

二、研讀課文,合作探究。

現在《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根據這一理念,我是這樣來開展教學的:首先採用四人小組合作,研讀:”我“是誰?他想去看什麼?突破難點,理解”壯觀“及”心願“一詞,然後,探究為什麼要去看看?練習”我會讀“中的句子,最後,”我“會怎麼説?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組長找幾個能讀的來讀一讀。

三、背誦課文,進行實踐。

1、誰能有感情地來背一背課文?

2、教唱《我愛北京天安門》。

3、自由實踐:佈置學生收集有關北京風光的圖片,請去過北京的學生當小導遊,接受北京美麗的風光,也可用我”我想xx“説或寫上幾句話。

語文教學提倡”做、説、寫“相結合,這是大教育家陶行知的理念。語文教學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應立足與生活,語文的外延等於生活的外延。

一年級語文識字隨筆7

教學方法:

1 、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遊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複,喜歡錶現。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郵遞員送信……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遊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遊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2、讓學生做字卡,在學中識字。

為了讓學生能夠快速的識字,我讓學生提前做生字卡片,正面寫生字,背面寫拼音,學生很樂意做字卡。第二天先學生字,然後讓同桌兩人利用字卡互相幫助識字;有時讓學生做“擺長龍”遊戲,複習鞏固生字。另外,我還要求學生收好字卡,製作了“識字袋”。每週將字卡拿出,認識上面的字。孩子在體會成功的同時又複習鞏固了所學生字。長此下去,“識字袋”漸漸重了,孩子們的識字量也逐漸增多了,知識更加豐富了。

3、給字配“畫”,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愛因斯坦説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在識字教學中,我根據學生思維的特點,引導學生想象,幫助他們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4、教會學生同時運用眼、耳、腦記住字形

聽課是重要的學習途徑,又是很難掌握的學習技巧。讓學生同時運用眼、耳、腦去積極地捕捉知識。眼,要注意看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字及筆順。耳,要善於發現老師指出的重點,如老師説“雪”字上面是“雨字頭”,“雨字頭”第三筆是橫鈎,不要寫成橫折或橫折鈎;“牙”,共4筆,第二筆是豎折,不要把它寫成兩筆等。腦,要牢記字的讀音、字義、字形。簡單的字,如“畫”“葉”可以運用已有知識,自己分析字形;“幾、用、筆”可與熟字“兒、同、毛”比較字形,加深記憶。

5、小組合作學習。

剛入學的兒童大部分不會與他人合作,現在一般都是獨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願意與他人交往。但是通過我一學期的.培養,學生已初步形成合作習慣。在識字教學時,我通常先讓學生嘗試讀課文,不會讀的除了藉助拼音認讀以外,還讓他們請教小組裏的其他同學或老師。在這一環節裏,小組成員就可以實現異質互補,會的教不會的,達到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學了一篇課文後,可以讓小組裏的同學互相聽讀課文,辨識生字,並告訴他們:如果你的同學讀得好,請你誇誇他;如果你的同學需要幫助,請你幫幫他。這樣做,既讓識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會讓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獲得幫助。

一年級語文識字隨筆8

識字教學是一個重點亦是難點,一年級下冊的識字量較比上冊要大了很多,這時,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遊戲,在教學中把識字融入豐富的遊戲活動中,會讓學生在新奇有趣的識字場景中體驗識字的快樂。比如説摘蘋果,開火車,找朋友等等一個小小的遊戲,在孩子們看來這是奇妙有趣的,甚至是樂此不疲。

慢慢地發現一年級學生識字,存在的問題是: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難題通過聽課發現別的老師採用的換偏旁,加偏旁,編兒歌,比一比等一些很好的方法,能夠為孩子區別和記住形近字,加大生字量。

由於學前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導致了學生在識字方面的差異:有的學生一年級上冊要求認識的字學前差不多都會認了,但有的學生可以説還是一片空白。之前我也採用過積極鼓勵,課後輔導,卻發現效果並不明顯。其實我們何不將認識較多字的學生作為我們識字教學中的有利條件,讓他們成為我們最有利的教學資源呢!

在識字教學時,小組成員就可以一對一優差互補,會的教不會的,並告訴他們:如果你的同學讀得好,請你誇誇他;如果你的同學需要幫助,請你幫幫他。這樣做,既讓識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會讓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獲得幫助。

採用"小老師"是我們現在採用最多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學習過的生字,就讓他讀給老師聽。對於確實讀得好的,就聘任其為"小老師",其他同學都可以到他那兒認讀生字。為了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每一位識字過關的同學都可以被聘為"小老師"。因此學生學完一篇課文後,就積極地到老師,"小老師"處認讀生字,學習主動性也會得到很好的體現。

教學的道路就像是一條鋪滿鮮花同樣也插滿荊棘的道路,想要收穫更多的鮮花,首先就要努力的完善自己,一邊前行一邊除去道路上那些荊棘。怎麼才能讓這些荊棘不傷到孩子也不傷到自己我想,不僅僅只是靠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地往下走,還需要我們時刻停下腳步回頭看看,慢慢反思。

一年級語文識字隨筆9

識字、寫字,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營造識字和寫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掌握寫字的技巧和方法,就顯得極為重要。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識字五》是一篇採用“詞串”形成的課文,課文圍繞“夏天”,將12個詞語按一定的聯繫排成4行,隔行押韻,分別介紹了夏天特有的氣象、瓜果、昆蟲和小動物、花卉,易於誦讀。如何引導學生通過積極的讀讀,想想,猜猜,在朗讀中思考,再思考中猜謎,在猜謎中主動識字、寫字,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回顧雷瑩老師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做的較好:

1、課堂上師生合作、生生互動、相互補充的氣氛極濃。

教師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張揚自己的個性。學生們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感受,輕鬆愉快地用語言和形體表達自己的見解認識。在言語實踐中學習語言,在形體中感知事物,在積極思維中發展思維,在交流表達中提高表達能力。教師放開嚴肅的教學制度,讓學生自由的參與在課堂中,不僅加大了師生間的親和度,而且對學習重點有效地進行點撥和引導,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深度和廣度。

2、關注學生識字興趣,激發識字積極性。

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難以保持是其年齡特點。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學中要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識字,體驗識字的樂趣。

3、採用不同的形式,化抽象為直觀。

如:教學“梅”這則謎語時教學生做動作,不僅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很形象,學生在做動作的過程中牢牢地記住了這則謎語。教學第二、三則謎語時,大部分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我就用幾張拆開的字卡隨着謎面逐一演示的方法,讓學生在一目瞭然的演示中心領會。並且很快就記住了謎面。再如:在學生猜出一個謎語之後,我用事先準備好的水果形字卡貼在黑板上,激起學生的成就感和求知慾。

4、抓住重點,舉一反三。

新教材識字量大了以後,除了讀準字音,記住字形、規範書寫也是識字、寫字的一大重點和難點。如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觀察、思考、掌握規律,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成了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在教學中,雷瑩老師抓住形聲字的特點,利用字卡,讓學生學會變魔術,列舉木字旁的字有哪些?這些字有什麼特點;抓住形近字的特點,選取了筆畫繁多,容易寫得又高又大的“夏”、“雷”兩個字作為寫字指導重點,先扶後放,培養能力。在指導“夏”字時,先提示書寫上的注意點,再用故意寫得變了形的字卡讓學生矯正,加深印象,然後用板書範寫進行正面示範,最後讓學生描描寫寫,並通過反饋矯正,進一步強調注意點,將這個字深深地刻在學生的心裏,提高學生自主觀察、思考、書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