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學習

世界上最小的生物是什麼

學習2.98W

世界上最小的生物是病毒中最細微的是一級口蹄疫病毒。

世界上最小的生物是什麼1

目前所知病毒中最細微的是一級口蹄疫病毒。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感染引起的偶蹄動物共患的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最易感染的動物是黃牛、水牛、豬、駱駝、羊、鹿等;黃羊、麝、野豬、野牛等野生動物也易感染此病。本病以牛最易感,羊的感染率低。口蹄疫在亞洲、非洲和中東以及南美均有流行,在非流行區也有散發病例。

口蹄疫發病後一般不致死,但會使病獸的口、蹄部出現大量水皰,高燒不退,使實際畜產量鋭減。另外,有個別口蹄疫病毒的變種可傳染給人。因此,每次爆發後只能屠宰和集體焚燬染病牲畜以絕後患。由於口蹄疫傳播迅速、難於防治、補救措施少,被稱為畜牧業的“頭號殺手”。

口蹄疫病毒有O、A、C、SAT1、SAT2、SAT3(即南非1、2、3型)和Asia1(亞洲1型)7個血清型。各型之間幾乎沒有免疫保護力,感染了一型口蹄疫的動物仍可感染另一型口蹄疫病毒而發病。

FMDV屬於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瘡病毒屬(Aphthovirus),是偶蹄類動物高度傳染性疾病(口蹄疫)的病原。在病毒的中心為一條單鏈的正鏈RNA,由大約8000個鹼基組成,是感染和遺傳的`基礎;周圍包裹着蛋白質決定了病毒的抗原性、免疫性和血清學反應能力;

世界上最小的生物是什麼
  

病毒外殼為對稱的20面體。

FMDV的免疫是依賴T細胞的B細胞應答,疫苗接種主要誘導中和抗體的產生。

口蹄疫病毒致病分子機制

FMDV可以與宿主細胞表面的受體分子結合, 通過胞吞作用進入細胞, 在細胞質內複製和增殖, 通常在感染4h~6h後可生成新的感染性病毒粒子。病毒感染的第一步是受體的特異性識別, 研究證實, 整聯蛋白和硫酸乙酰肝素是FMDV的受體。

體外實驗表明, 整聯蛋白αVβ1、αVβ3、αVβ5、αVβ6、αVβ8可以識別FMDV衣殼蛋白VP1的RGD基序, 其中αVβ6只存在於上皮細胞中, 相比於其他受體, 病毒在體內更易於與其結合。然而, 在FMDV自然感染過程中, 何種整聯蛋白髮揮關鍵作用及整聯蛋白間的協同功能尚不清楚.硫酸乙酰肝素是體外培養時FMDV利用的受體

最初被認為是某些O型FMDV進入細胞的受體, 後來發現A、C、Asia1和SAT-1等其他血清型病毒也能以硫酸乙酰肝素為細胞受體。.最新研究發現, Jumonji C-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6 (JMJD6) 為磷脂酰絲氨酸受體

具有精氨酸脱甲基酶活性的同時, 可以作為FMDV的替代受體ence等研究證實, FMDV可以利用JMJD6在不表達整合素和硫酸乙酰肝素的CHO677細胞內增殖。

世界上最小的生物是什麼2

世界上最小的動物是哪個動物?關於此問題,現已發現的世界上最小的動物是H39。H39是一種原生動物代號,屬於原生生物界、原生動物門、纖毛綱的一種同肋膜肺炎菌相似的單細胞動物。目前,H39是世界上最小的動物(最大直徑長0.3微米)。更多關於H39的相關介紹,敬請往下繼續閲讀了解:

世界上最小的生物是什麼 第2張
  

H39(原生動物代號)的相關介紹

1、簡介:單細胞動物被稱為原生動物,是最早的動物,也是最低等的一類動物,擁有作為一個動物應具備的主要生活機能,如新陳代謝、刺激感應、繁殖等。

2、形態特徵:H39是一種比蠶微粒子更小的動物,只有0.1微米長,比巴倍蟲小很多。H39的全身由一個細胞組成,身體表面被一層膜包着,膜上長着密集的.纖毛。

3、繁殖方式:H39的繁殖靠原來身體一分為二的方式進行,其分裂速度取決於生長條件。

4、世界紀錄:世界上最小的動物,是代號為H39的、只有0.1微米的一種同肋膜肺炎菌相似的單細胞動物。

世界上最小的動物有多大?

世界上最小的動物只有0.1微米。那世界上最小的動物是哪個動物呢?相信大家通過閲讀H39的相關介紹,心中不僅已經知道答案,而且對H39這一單細胞生物也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上文所述,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標籤: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