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生活常識

火把節舉行時間

六月二十四。

火把節舉行時間1

彝族是崇尚火的民族,火把節是彝族文化的象徵,是彝族傳統中最為重要、最盛大的年節。

它不僅包涵了彝族的火崇拜、原始崇拜以及歌、舞、樂等諸多文化現象,同時還包涵了彝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各式各樣的生產生活習俗、禁忌習俗、飲食、服飾等傳統文化。

圖為2018年8月5日,貴州省畢節市百里杜鵑風景區,彝族同胞護送火種。

西南各地、甚至貴州省內多地彝族方言間無法進行直接溝通,但有30%-50%左右的相同或相似詞彙,有相同或相似的語法結構,普遍都存在宗教儀式主持者“畢摩”,有共同的傳統節日“火把節”。

彝族火把節是彝族同胞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為期4天。

節日期間,彝家村寨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驅邪祈福,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家宅平安,體現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規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火把節舉行時間
  

在中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中,彝族火把節是最具魅力的節日之一,享有"中國民族風情第一節"、"東方狂歡夜"的美譽。

火把節期間舉行傳統的摔跤、鬥牛、賽馬等活動。這些活動,來源於英雄黑體拉巴戰勝魔王(或天神)的傳説,這位英雄與魔王摔跤、角力,還教人點燃火把燒殺惡靈所化的蝗蟲,保護了村寨和莊稼。

火把節期間舉行的祭祀、文藝體育、社會交往、產品交流四大類活動是彝族文化體系嚴整、完備的集中體現。

點燃火把、踏歌起舞、慶祝豐收、祭拜火神,一幕幕展示彝家兒女企盼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幸福吉祥的祭火儀式深深震撼了來自各地的遊客。

彝族火把節歷史悠久,羣眾基礎廣泛,覆蓋面廣,影響深遠。火把節充分體現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保留着彝族起源發展的古老信息,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科學價值。

火把節是彝族傳統文化中最具有標誌性的象徵符號之一,也是彝族傳統音樂、舞蹈、詩歌、飲食、服飾、農耕、天文、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載體。

火把節對強化彝族的民族自我認同意識、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火把節作為彝族人民與各民族交流往來以及促進民族團結都有現實作用。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彝族同胞們圍着篝火一起載歌載舞,跳着那熟悉的家鄉舞曲,他們歡慶在祥和的'夜晚與豐收的祈禱之中,共同祝福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在傳統的彝族村寨,同胞們紛紛們紛紛走出家門,與遠道而來的遊客們圍着篝火,伴隨着悠揚的彝族歌曲,男女老少手牽着手跳起了歡快的民族舞蹈,大家開心地跳啊,現場呈現出一片歡樂的氣氛。

夜幕降臨,熱情好客且多才多藝的彝族同胞們,已經在為天黑後的篝火晚會準備着木料。彝家小夥們架起早先製作好的火把,點燃了插在木堆縫隙間的松香條,伴隨着陣陣歡呼聲,火把上的火苗“熱情”地跳動起來。

隨着篝火的點燃,熊熊的火焰染紅了夜空,最令人期待的篝火狂歡隨之開始,湧動的火苗把祝福灑在遊客的臉上。

大家手持火把一起點燃篝火堆,象徵着美好祝福的火焰徹底沸騰,照亮了篝火現場的每一張笑臉。隨後,響徹全場的民樂和紅紅火火的篝火,漸漸把這個山谷温暖起來。

在一圈又一圈的舞蹈中,感受着彝族同胞對火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及對大自然的崇敬。隨着遊客越來越多,篝火晚會也漸入熱潮。

火把節舉行時間2

彝族的火把節的來歷和日期

火把節,一些民族又稱星迴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那麼2021年火把節是什麼時候?有哪些習俗?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火把節是什麼時候?

火把節的節期一般是在農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彝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節期二三天。彝族火把節一般歷時三天三夜,分為迎火、玩火、送火三個階段。

“火把節”也是白族的一個盛大節日,每年夏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會舉行預祝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的活動。

二、彝族火把節的來歷和傳説故事

火把節的由來雖有多種説法,但其本源當與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關係,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驅蟲除害,保護莊稼生長。火把節在涼山彝語中稱為"都則"即"祭火"的意思;在儀式歌《祭火神》、《祭鍋莊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績敍述。火把節的原生形態,簡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徵。

火把節舉行時間 第2張
  

傳説

火把節由來傳説不一。一説天神與地神鬥爭,人們用火把助地神滅蟲戰勝天神。一説出自《南詔野史》及師範《滇系》。這兩書載:南詔首領皮羅閣企圖併吞另五詔,將會五詔首領集會於松明樓而焚殺,鄧賧詔妻慈善諫夫勿往,夫不從而被殺,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對丈夫執着的愛戀,找到丈夫的屍體並順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視火把節為紀念民眾與惡魔鬥爭勝利的節日;武定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穀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三、火把節有哪些習俗?

1、火把節第一天:祭火

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會宰牛殺羊,集體分享,並備酒肉祭祖。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台,以傳統方式擊石取火點燃聖火,由畢摩(彝族民間祭司)誦經祭火。然後,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會從畢摩手裏接過用蒿草紮成的火把,遊走于田邊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驅蟲的傳説。

2、火把節第二天:傳火

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聖火下,舉行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小夥們要效仿傳説中的`阿體拉巴,賽馬、摔跤、唱歌、鬥牛、鬥羊、鬥雞。姑娘們則效仿傳説中的阿什嫫,身着美麗的衣裳,撐起黃油傘,跳起“朵洛荷”、達體舞。在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莫過於彝家的選美了。年長的老人們要按照傳説中阿體拉巴勤勞勇敢、英武神俊和阿什嫫善良聰慧、美麗大方的標準從小夥姑娘中選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臨,一對對有情男女,在山間,在溪畔,在黃色的油傘下,拔動月琴,彈響口弦,互訴相思。故也有人將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稱作是“東方的情人節”。

3、火把節第三天:送火

這是整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的高潮。這一天夜幕降臨時,人人都會手持火把,競相奔走。最後人們將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歡樂的人們會聚在篝火四周盡情地歌唱、舞蹈,場面極其壯觀。故也有“東方狂歡夜”之稱。

以上就是火把節的介紹,每逢火把節,彝族人民都要開展摔跤、跳月、彈琴、鬥牛、跳腳、賽歌、甩火把、燒紅線、驅邪、祭祖、祈豐、燒蟲、選美等活動,只是因地域而有異。

火把節舉行時間3

火把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火把節中吃的傳統美食有:坨坨肉、蕎饃、餈粑面、洋芋湯、苦蕎餅等。

坨坨肉的介紹

坨坨肉,彝語稱“烏色色腳”, 意思是豬肉塊塊。彝家人吃肉常以吃大塊肉為快。涼山的彝家人都喜歡將牛肉、羊肉、豬肉砍成拳頭大上的坨坨塊狀(彝族人認為肉越大坨代表主人越好客),再用清水煮熟後食用。彝家有這樣的飲食習俗,大凡有客人到來,主人須讓砧板(指宰殺牛、羊、豬等專用的大菜板)沾血,現殺牲畜待客方為好客的表現。

火把節舉行時間 第3張
  

蕎饃的介紹

蕎麪是以蕎麥麪粉加水和成麪糰壓平後切制而成的細麪條,條細筋韌、挑起來不斷條、清香利口。蕎麥是人們主要糧食品之一,原產於中國北方地區。古代由中國經朝鮮傳入日本,現今蕎麥及蕎麥麪條在日、韓兩國十分流行。中國西北隴中,隴東,隴南等地廣為種植。因其含豐富營養和特殊的健康成分頗受推崇,被譽為健康主食品。

餈粑面的介紹

餈粑又稱年糕,是中國的一種民間傳統食品,軟糯香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以及鈣、磷、鐵、胡蘿蔔素等營養。餈粑,南方各族小吃,流行於中國南方地區。貴州、重慶、四川、江西、湖南、福建、湖北、廣東、廣西、陝西等省市都有,又以河南潢川、江西九江、福建武夷山地區最為盛行,其中又以廣西梧州的'做法最為特別。

火把節的簡介

火把節,一些民族又稱星迴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標籤:火把節 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