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生活常識

開通絲綢之路的價值

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開通絲綢之路的價值1

貫通亞歐非大陸的古代絲綢之路既是沿途各國人員往來和商貿物資流通的交通路線網,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互鑑的紐帶和橋樑。

它連通亞歐大陸的東西南北中,網聚東西方不同文明圈,成為中古時期亞洲不同地區國家和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溝通亞歐非不同文明的主渠道,人類相互認知、逐步交融、走向全球化和命運共同體的大舞台。

廣義的絲綢之路是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其起源始於人類早期自然力驅使下的遠距離部族遷徙、長途征戰,以及好奇心、探索欲驅使下的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而進行的地理探險等行為。

考古發現和歷史研究證實,在西漢張騫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前,亞歐大陸及北非之間就開通有多條類似的商貿通道。

古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的起源

"絲綢之路"一詞最早是由德國東方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在其五卷本《中國親程旅行記》 ( 1877—1912 )中提出來的,書中他將從中國長安(西安) 到達羅馬之間的一片交通貿易網絡稱為"絲綢之路"。

亞歐腹地的草原地帶,先秦時期就存在着一條由許多不連貫的小規模貿易路線大體銜接而成的 "草原之路",指的是經蒙古高原通向西方的交通線路,這是絲綢之路的最早雛形,遊牧民族對這條路線的開發和利用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開通絲綢之路的價值
  

草原絲綢之路繪畫

西漢的"綠洲之路",指的是由中原地區出河西走廊通往中亞及更遠地區的交通路線。在河西走廊中斷時,中原與西域、中亞的交通路線主要靠草原之路與綠洲之路銜接; 蒙古帝國是草原之路最繁榮的時期。

而且在距今三千多年前,新疆和田已有采玉和琢玉的部落,玉已大量流入中原內地,這條從中原地區經河西走廊到新疆天山南疆的通道被稱為"玉石之路",是張騫開通西域絲綢之路的前身。

再向南從古巴蜀到東南亞和印度的`貿易路線即陸上"西南絲路" ( 因穿行於橫斷山區又稱 "高山峽谷絲路") ,原稱 "蜀身毒道",指從成都平原到雲南大理,由此通往東南亞或通過西藏進入印度的貿易路線。

西南絲路

從海路看,東北亞等地也自古就有海上往來通道。在中國東部沿海和朝鮮半島、日本列島西海岸的東海北部、黃海範圍內,自古存在 "東北亞地中海",其間的沿海環島航線早在先秦時代就開通了,是早期中日韓先民往來交流的海上通道。

海上絲綢之路

西北的絲綢之路主要是在中國的漢唐之間盛行,到公元10世紀以後,由於整個中亞西亞地區的伊斯蘭化和航海技術的發達,絲綢之路的重點轉移到海上。

中國的絲綢和瓷器由東南地區的港口出口到世界各地,明代鄭和七下西洋更是開創了航海史上的壯舉。但更偉大的時代在哥倫布環球大航海之後來到,世界的貿易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絲綢之路也開始了一個新篇章。

吸收並發展了古印度的佛教文化,產生了中國化佛教的代表——禪宗和受佛教影響的新儒學——宋明理學

經過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印度梵僧、西域胡僧為主體、漢譯佛經為內容的早期傳播階段,在與儒家、道家、玄學等學説的交流過程中,在隋、唐、五代時期形成了天台、法眼、律宗、禪宗等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各大宗派,《關於古代 "海上絲綢之路" 的幾個問題》一書認為:

"儒佛之辯盛於朝野。北宋以來,禪宗一枝獨秀,文字禪、默照禪、看話禪三大禪宗學派推波助瀾,引領佛學思想理論和學術體系的發展,禪宗完成了中國化。"

而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海航線,再傳到朝鮮半島和日本,使中國化的佛教在整個東北亞地區流播開來,成為朝鮮半島和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開通絲綢之路的價值 第2張
  

宋明理學代表人物朱熹

在外來佛教完成中國化的過程中,佛教文化與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融合,出現 "三教合一" 的趨勢。在佛學思想的影響下,傳統儒學吸收佛教思想理論,誕生了程朱理學,到明朝繼而誕生了王陽明的心學。

溝通了阿拉伯文明,傳入了伊斯蘭教,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民族——回族

唐高宗永徽二年,阿拉伯帝國第三任正統哈里發奧斯曼派遣使節抵達長安與唐朝通好,唐高宗即為穆斯林使節敕建清真寺。此後雙方來往頻繁,有史記載的阿拉伯帝國使節來訪達37次。另外據《中國邊疆史地研究》所載: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向阿拉伯求援,有三千阿拉伯士兵東來幫助平定安史之亂,這些士兵後來大多留在了唐朝,成為後世回族的族源之一。唐宋時期,廣州、泉州、揚州、杭州等地也聚居着大批穆斯林商人,成為回族的族源之一。"

元朝,蒙古建立四大汗國,地跨亞非歐,在疆域內實行統一的驛站制度,東西海陸交通暢通無阻,絲綢之路達到海陸俱盛時期。大批西域包括中亞、西亞、東歐各國的遺族、軍人、教士、俘虜、僕從等人口被強徵擄掠東來,形成 "色目人"。

移民僑民階層,他們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散佈全國各地,他們後來與先前唐宋時移居中國的西域僑民共同形成了一個新民族——回族。

古代回回人

在東亞形成了儒家文化圈,且不斷吸納周邊民族文化以及外來文化,在世界文明體系中屹立千年,獨具東方魅力。

儒家文化圈是以儒家文化構建基礎社會的區域的統稱,又稱"儒學文化圈"。從秦漢時期開始,儒家學説隨着中國東部地區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和中南半島海陸交通的開通和人員往來及經貿、文化交流的開展,傳播到朝鮮、日本、琉球、越南等國家和地區,並在這些地區發展成為官方學説。

通過以中國中原朝廷為宗主國的宗藩關係,東亞建立起冊封、朝貢、曆法、禮法、科舉等制度,形成了以使用漢字文言文為官方文字,以皇帝年號紀年和使用農曆,以稻作農耕為主的生產結構和稻米為主的飲食結構,在服飾、建築、茶藥、婚喪禮俗等方面相同或相似、相近的典章制度和風俗習慣的文化圈。

開通絲綢之路的價值2

古絲綢之路上的文化遺產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沿線各國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國家民心相通、文化認同、情感與精神溝通共鳴的重要紐帶。開放包容、平等對話、互鑑共生、互利共贏是當今世界不同文化、不同發展模式的合作交流之道。

中華文明中不乏和諧共生、兼容幷蓄、求同存異的基因。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認為,萬事萬物雖然千差萬別,但通過適當調節,可以達到平衡和諧,並使事物發展變化。

中華民族自古就以開放的胸襟接受和借鑑其他民族文化,以和而不同、求同存異的理念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差異。在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抱持交流合作的`真誠意願,積極開展各種文明間的溝通對話,找準各方的共鳴點,互利互鑑,共榮共生。

開通絲綢之路的價值 第3張
  

擴展資料:

歷史背景

絲綢之路上的珍貴遺存反映了多民族文化相互影響和交流的悠久歷史,真實記載了沿線各民族的緊密聯繫和文化融合。古代中國的養蠶法、冶鐵技術、鑿井技術、造紙技術等生產與科學技術,是從絲路走向中亞和歐洲的。

這些當時的先進技術,對於沿線生產力的促進和提高,以及社會、文化的發展進步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了一些中原沒有的物種,其中以葡萄、苜蓿最為知名。隨後一些帶“胡”字或不帶“胡”字的農作物,陸續從絲路運到中國。

這些物種經過千百年的種植、選育,成為中國農業作物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宗教、音樂、舞蹈、繪畫、雕塑、百戲雜技等中西文化西去東漸,蔚為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