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生活常識

楊利偉當時乘坐的飛船是神舟幾號

神舟五號。

楊利偉當時乘坐的飛船是神舟幾號1

自遠古以來,人類無數次仰望星空,試圖發現其中的奧祕。

也有很多人夢想着能飛上天空,俯瞰地球上的高山峽谷、江河湖海、叢林沙漠。

但一直到1961年,人類才首次實現進入太空的願望。

拜科努爾發射場,航天史上許多“第一次”在這裏誕生

飛行員出身的蘇聯航天員,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起飛,環繞地球飛行了108分鐘,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真正的航天員。

事實上,加加林的首次太空之旅並非一帆風順。

當他從太空返回進入大氣層時,有一根很關鍵的電纜沒有分開,導致飛船與服務艙無法分離。

在氣流作用下,飛船帶着服務艙劇烈翻滾,加加林承受了高達8G的重力折磨。

而飛船外又是火光一片,大氣摩擦產生的高温烈焰似乎隨時可能吞噬一切。

我們可以想象加加林當時的處境,沒有任何前人的經驗,完全靠自己的臨場發揮,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前功盡棄。

所幸在高温和甩動的作用下,那根電纜終於被拉斷,飛船分離,加加林得以脱離險境。

可見在“世界第一位航天員”的榮耀背後,有多少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

事實上,我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的太空之旅,也曾有過許多特殊經歷。

極度驚險的26秒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我國神舟五號飛船成功發射,飛船中的乘客正是楊利偉。

等待他的,是一次危機叢生的太空之旅。

當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高度時,火箭和飛船忽然開始劇烈抖動。

楊利偉的五臟六腑也隨之開始劇烈抖動,痛苦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一度達到人體負荷的極限,整個過程大概經歷了26秒。

在自傳《天地九重》中,楊利偉這樣描述自己在太空遇到的險情。

“痛苦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五臟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幾乎難以承受,覺得自己快不行了!”

雖然楊利偉在地面訓練時,經歷過相關的考驗,但此次抖動似乎比預想的要嚴重得多。

後經專家分析,認為楊利偉所描述的其實是一種共振現象。

簡單來説,就是當一個物體的固有頻率,與外力振動頻率相等時,會出現振動放大的現象。

好在共振並沒有持續太長,楊利偉挺了過去。

經過一年多的排查,專家們終於找到問題所在。

火箭發動機的推力脈動與火箭結構振動頻率在飛行的某個時間段,接近重合,造成意外的共振,頻率是8赫茲。

這個頻率恰好是人體器官的頻率,由此發生了“耦合振動”,才有了楊利偉的強烈感受。

楊利偉的這段經歷,其實也為後續的航天員掃清了一個障礙,重新設計後的火箭,不再有類似問題。

楊利偉當時乘坐的飛船是神舟幾號
  

舷窗驚現裂紋

在空中熬過驚魂26秒之後,楊利偉如釋重負,或許是之前的痛苦過於強烈,進入太空的楊利偉感覺到從未有過的輕鬆。

當整流罩打開後,一縷陽光透過舷窗射來進來,楊利偉眼睛不由得眨了一下,地面工作人員開始鼓掌歡呼。

飛船成功入軌,楊利偉也很激動。

然而,畢竟是中國的第一次載人飛行,此前沒有任何經驗,楊利偉的太空歷險並沒有結束。

飛船剛入軌時,其實多數航天員都會有一種“本末倒置”的錯覺。

就是説,明明是朝上坐着,卻總感覺自己的腦袋是朝下的,令人難受。這種體會之前沒人告訴過楊利偉,全靠他自己的意志力克服。

過了幾十分鐘後,楊利偉終於調整了過來。

實際上,楊利偉的太空之旅,遇到類似的事件還是不少,比如著名而神祕的“敲擊聲”,網上有很多相關的`解釋,在此不再囉嗦。

不過,當楊利偉從太空返回地球時,還是遇到了一次嚴重的驚嚇。

在飛船急速下降的過程中,空氣摩擦不僅產生了高温,還有尖利的呼嘯聲,飛船不停振動,內部也是咯吱咯吱亂響。

忽然,楊利偉發現在舷窗玻璃上出現了裂縫。據楊利偉自己描述,此時他內心很緊張,想着舷窗可能快撐不住了。

楊利偉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

2003年2月1日,也就是在楊利偉出發前7個月,美國哥倫比亞航天飛機在返回地球時失事,原因正是一個防熱板首先出現一條裂縫,然後高温使航天器解體。

現在神舟飛船的舷窗壞了,那還得了?!想到這,楊利偉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

不過,作為一位訓練有素的航天員,楊利偉在關鍵時刻還是保持了冷靜的思考。

當右邊舷窗裂紋擴大到一半的時候,他注意到左邊的舷窗也開始出現裂紋。

這時候他反而放鬆了一點,要知道,飛船在上天前,都是經過反覆測試過的。

兩面窗户同時出現裂紋,憑楊利偉的判斷,不太可能是故障,重複出現的概率不可能這麼高!

事實證明,楊利偉的判斷是正確的。回到地球后,楊利偉才知道,那個裂紋是舷窗外表面的防燒塗層。

我們知道,當神舟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後,將與空氣發生劇烈摩擦,艙體表面温度可達上千攝氏度。

為了確保艙內航天員的安全,科研人員在返回艙表面敷設了一層防燒蝕的防熱材料。這種材料是石棉、玻璃與酚醛摻合形成的複合材料。

在高温條件下,防熱材料會發生分解、融化、蒸發等一系列吸熱反應,帶走大量的熱量,從而保護艙內的安全。

在經歷高温燒烤時,防熱塗層雖然裂了,但玻璃沒事,可謂是有驚無險。

總之,通往太空之路並無坦途,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與挑戰。楊利偉代表中國首次出征太空,在經歷一系列的驚險事件後,依然能保持沉着冷靜,的確是無愧英雄之名!

楊利偉當時乘坐的飛船是神舟幾號2

神舟五號發射

2003年10月15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中國航天員楊利偉被送上太空。完成一系列動作指令後,透過飛船玻璃窗,他終於見到了夢寐以求的風景。

楊利偉在太空中展示中國國旗和聯合國旗

楊利偉:這一刻你真的是為國家感到驕傲和自豪。所以我把手套摘下來,在我的工作日誌後面寫下一句話: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

風險莫測的飛天旅程,需要腳踏實地去追趕,航天員要經歷超重、失重、低壓等特殊環境的嚴峻考驗,挑戰的是人類生理和心理的極限。這一切,即使對在部隊年年飛全勤,駕駛戰鬥機安全飛行1350個小時的楊利偉來説,也是莫大的挑戰。

楊利偉當時乘坐的飛船是神舟幾號 第2張
  

神舟五號起飛至變軌歷程

楊利偉:這還是有很多的技巧可談的,並不是用力量就可以。你比如離心機,呼吸調整不好,你成績不會好的。

模擬器中密密麻麻的圖表和按鈕,楊利偉努力讓自己熟悉到閉着眼也知道位置在哪兒。

楊利偉走出返回艙艙門

楊利偉:每個人的訓練時間是一定的.,這時候怎麼辦?我記得當時幾個月工資攢攢,攢了一萬多塊錢,我買了個攝像機,沒幹別的,就是把這裏面整個的東西都攝下來了,然後回去在宿舍裏面,自己在那兒看着練。

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在即。經過層層選拔和考核,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最後確定,楊利偉為首飛航天員。

楊利偉:這一刻,你是覺得你代表國家、代表祖國去到了太空。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和楊利偉穿的航天服 國家博物館藏

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的夢想。10月16日,神舟五號返回艙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陸,共飛行21小時23分鐘,環繞地球14圈,近60萬公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獨立自主地完整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之一。人類走出地球搖籃的漫漫征途,刻下了屬於中國人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