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動物

冬季釣鯽魚找魚窩方法

動物1.95W

開闢新窩點,多窩點走釣,才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冬季釣鯽魚找魚窩方法1

冬季鯽魚成羣扎堆,遊動範圍開始變小,覓食也會減少,所以打窩的效果變差,除非打窩在鯽魚扎堆的附近,所以冬季釣鯽魚,在打窩誘魚上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就是先找到魚窩,在魚窩附近打窩,這樣才可以把周圍的鯽魚聚攏一下。第二就是打隔夜窩,隔夜窩的效果雖然不錯,但是多數釣友都不具備這個條件。所以比較常見的還是先找魚窩,在可能有魚窩的地方打窩。

冬季找魚窩,對高手來説是經驗,對新手來説可能覺得是運氣。魚在水下,如何找到魚窩呢?其實原理很簡單,那就是“逐温”,什麼地方水温更高那有魚羣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一些。理論簡單,操作起來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所以在冬釣鯽魚時,比較推薦使用傳統走釣,其中一個較大的原因就是可以多窩點輪流走釣,多窩點可以確保找到魚窩的機率會增加一些。

什麼地方水温更高一些,這就需要一定的經驗了。水温的高低跟多個因素都有關係,比如光照強度,比如風力大小,是順風、逆風還是避風,水深因素也會影響到水温,流水或者靜水,水温條件也會有所不同。向陽的方位水温更高,避風或者順風位置水温更高,靜水比活水水温更高,至於深淺不同,水温的高低就需要看氣温條件了。

越深,水温就越低,但是深水可以穩定在4度左右,當冰天雪地時,深水依然暖和。淺水升温較快,所以不是氣温很低時,淺水其實是比深水水温高的。

冬季釣鯽魚找魚窩方法
  

天氣條件的不同,也會影響到水温的'高低。從天氣的角度來説,冬季釣鯽魚比較注重“持續”兩字,持續的晴天、持續的陰天時,魚情都不會差。晴天升温效果不錯,可以釣稍淺一些,陰天雲層後,晚上地表散失的熱量會被雲層輻射回地表,所以温差較小,水温會更加穩定。

持續的陰天可以早點出門,選擇釣位時就需要稍淺一些了,收杆時間也可以稍晚一些,因為水温比較穩定,魚早上開口和晚上停口時間都會有變化。所以陰天比晴天更適合冬季釣魚。

比較有爭議的就是關於老釣位的選擇,通常來説老釣位經常有魚,選擇老釣位時收穫往往會有保證。但是進入冬季就需要注意食物跟魚羣之間的關係是有變化的,在高温的夏秋季節時,鯽魚不會成羣進食,一個窩點可能可以吸引到20米距離的魚。到了冬季,鯽魚不但扎堆,而且遊動範圍很小,一個窩點的效果可能只有5米甚至更少。

所以老釣位,未必有魚。但是關鍵還在於,此時鯽魚成羣,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外一個位置時,需要較長的時間。這就導致這個釣位今天收穫不錯,第二天還是相同的天氣條件,收穫往往比較少,這就是老釣位附近已經沒魚造成的。

冬季釣鯽魚找魚窩方法2

常見小魚鬧窩的情況

小魚鬧窩在釣魚的過程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情況。但不同的季節和魚情,鬧窩的情況也不同。

小魚接口鬧窩

這種情況,多出現在中上層,有時候甚至在水錶,基本拋竿後餌料落水後,就會有很大羣體的小魚,將餌料抬起,導致你的浮漂根本立不起來,對於作釣底層的魚,有很大的影響。

鬧窩的主要以小個體魚為主,一般有白條、小翹嘴、小鯿魚等,有時候十竿就有九竿,餌都下不到水底。

小魚小吃口鬧窩

這種情況,一般都出現在水底,平時這種很有力的吃口,都打不到魚,反覆拋竿口一直不停,偶爾釣上來幾條小魚,也是很小的個體,這個時候導致,到不到對象魚。

以上就是我們常見的,最想解決的鬧窩的.二種情況。

分析鬧窩的原因

小魚鬧窩基本可以肯定為,作釣餌料的問題,畢竟小魚過來吃餌,導致你想作釣的水層到不了,才被判斷為鬧窩。或者到了作釣水層,有吃口但釣不上來魚,不是對象魚在吃。

冬季釣鯽魚找魚窩方法 第2張
  

餌料狀態問題

我們這裏説的餌料狀態問題,不是説真的有問題,而是説今天的狀態,對於小魚的聚集效果太快,導致小魚在吃口的時候,不能很容易的分食掉餌料,導致多條魚吃餌的時候,將餌料台在水面。

餌料的味型問題

這也是我們常見的情況,餌料的味型太吸引小魚,導致魚迅速聚集,瘋搶分食餌料,強烈的吃食慾望,導致你的餌很快就本吃光。

缺乏對象魚

這種情況多出現在底層,餌料下到底層後,基本出現的都是小口動作,有時候也會有很明顯的吃口,按平時的作掉,基本都會上魚,但是反覆嘗試起竿刺魚,都釣不上來,這個時候基本可以判斷,窩中沒有對象魚,全是小魚,或都是窩子沒作好,沒有對象魚進窩。

調漂作掉方法問題

有時候還有可能是,你作釣方法導致,像在用一些吃鉛比較小的納米浮漂時,由於他的靈敏度非常高,一點點的小動作都會反應出來,導致一些連貫的動作,被誤判為吃口。

從作釣思路輔助解決

其實解決鬧窩的問題,一般都可以從餌料着手。

通過餌料着手解決

我們知道小魚鬧窩,主要反應在吃餌上,我們拋竿後,需要讓餌料到達作釣水層,再等待對象魚來吃餌,但是鬧窩的小魚幾乎,沒等到餌料到達作釣深度,就將餌吃光了。通過這個思路,基本可以通過,改變狀態和味型來緩解。

將餌料狀態儘量調整為,小魚可以成塊狀,撕扯脱落的狀態,這樣有很大機率會讓小魚的羣體,圍觀被撕扯掉的餌,而避免小魚繼續追趕魚鈎,讓魚鈎可以來到作掉水層。

通過加大餌團拉餌大小,這樣最大程度的保證,魚鈎到達水層的時候,還有魚餌保留。

在開餌的時候,儘量避免太腥,或添加競技版腥味,因為這類餌料對小魚的誘惑很大。

通過調整浮漂和作掉方式

畢竟每一次的作釣,不可能都會是餌料和味型,導致的鬧窩,有時候魚吃口小的時候,可能餌料很長時間,魚都吃不到嘴裏,讓人誤認為小魚,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活鉛的方法,過濾小吃口。

再有窩點小魚太多,對象魚來口很慢,這個時候釣的太靈敏,也會有鬧窩的情況,基本可以改變調釣方式,改為傳統釣法釣頓點,然後再將餌料打搓餌,也是可以避免底層魚口慢,而導致小魚鬧窩的方法。

針對問題總結

其實小魚鬧窩,通過以上一些辦法的介入,基本可以緩解大部分小魚鬧窩的情況。

如果水錶接口太多,只要讓浮漂到底層,就算解決了鬧窩的情況。

如果小魚在水底,那通過改變作釣方式,釣頓點和讓餌團不那麼容易,讓小魚吃不進嘴裏,也是可以避免鬧窩的情況。一般可以考慮調三目釣二目三目,作到相對釣頓點。

除了我們上面説的這些常用方法,還可以通過研究小魚吃餌味型,針對來解決。

比如小翹嘴白條,不太愛吃,二代草或是還有別的什麼味道的餌,這個時候可以通過添加這類餌料味型,作到避免一部分小魚吃餌。

冬季釣鯽魚找魚窩方法 第3張
  

比如加了阿魏的糧食酒,基本白條上層魚的吃口就變的比較少。

還有一些特別的藥酒,小魚也是不太吃口的。

還可以研究小魚羣習慣解決

小魚聚集,都是以羣體方式,我們有時候想作白條的時候,突然跑幾條魚後,過一會魚才會重新聚窩,這就是魚的羣體意識,如果遇到危險訊號,很容易在羣體中傳播。

我在解決白條鬧窩的時候,多會先釣幾條起來,將一條處理為“有傷的狀態”,一般處理一支眼珠,這樣再將處理過的魚,扔到窩點,雖然不可以100%的解決,但是也是有效果的,雖然持續時間不長,但偶爾拋幾條下去,效果就會很明顯。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到你。

冬季釣鯽魚找魚窩方法3

一、打窩數量

我們在自然水域中垂釣時,由於垂釣資源的不同,往往會出現“地廣魚稀”的情況,因此小編從來不死守某一個窩子,即使是在台釣的時候,也會選擇性地做2~3個窩。

在做窩的時候,幾個窩子之間最好存在一定的距離,若窩子間隔太遠則不利於我們垂釣工作的開展,若窩子間隔太近又容易分散魚羣,因此一般可以3~5米的間隔為宜。

在自然水域中垂釣時,當氣温環境適宜後,一般情況下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便能發窩,若時間足夠仍無魚可釣時,我們則可更換窩點下竿垂釣。以此類推,在做好的幾個窩點中輪番下竿,從而保證最終的漁獲。

二、做窩技巧

考慮自然水域環境的複雜性,我們在做窩的.時候也要懂得變通,在面對水域面積大的環境時,做窩最好集中一些,可利用金屬打窩器沉底打窩,若身邊沒有打窩器也可用餐巾紙包裹窩料來拋投打窩。若垂釣的水域面積較小時,我們可選擇手拋或藉助打窩器。

在做窩的時候,我們也需要考慮釣位的水深情況,一般情況下深水區域最好能多用一點窩料,淺水則少用一些,氣温高鯽魚活性大時窩料多一點,氣温低鯽魚活性低時則少一點。

鯽魚偏愛有水草或有障礙物易於藏身的區域,因此我們在達到陌生水域垂釣時,最好能先觀察一下釣場的環境再決定在什麼地方做窩。

冬季釣鯽魚找魚窩方法 第4張
  

三、適時補窩

我們在釣鯽魚的時候,除了在開釣時打窩外,在釣魚的過程中也是需要補窩的,因為只有窩點中有窩料,才能持續性地吸引鯽魚們前來,這樣才能讓我們有魚可釣。

一般在垂釣的過程中,感覺到魚口較少和上魚速度變慢時,這就説明窩點中的鯽魚數量不多了,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補窩了。

在補窩的時候,若我們補窩時投入了大量的窩料,鯽魚們往往會選擇先吃窩料後吃釣餌,當它們吃飽了之後就逃之夭夭了,哪裏還會來咬鈎呢,這也就是我們所説的“死窩”了,因此我們一定要堅持“少量勤補”的原則,

標籤:找魚 鯽魚 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