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養生 > 心理養生

解讀迷惑困擾你我的性心理禁忌

困惑一:性玩具

解讀迷惑困擾你我的性心理禁忌

我的丈夫居然會送給我一個振盪器,我覺得很難堪,真想把他和它一起趕出去。

從中立的立場上看,東方文化中或東方民族的集體無意識中的確存在着對性的忌諱或壓抑的傾向。這並不是説東方人缺乏性愛中的開化與文明。恰恰相反,東方人把生存的快感高度集中在與人的親密關係中,這樣的性關係變得神聖而神祕。

西方文化中,性愛沒有它在東方文化中那樣貴族般崇高的位置,而是平民化到與穿衣、吃飯、睡覺沒有本質的區別。當然,這也不意味着西方人的自由戀愛是縱慾主義。其實,接受性愛是一種生命本能,讓性愛擺脱沉重的道德枷鎖,能使人更自由地選擇和品嚐生命中的歡娛。

你對振盪器的排斥緣於你對性愛有一種固化的道德標準和內心期待。我的感覺是:你先生的興趣只與他有關,他送這類玩具給你是希望和你共同探索性愛中的新領域,分享新的感覺。他對生活更具有彈性和多樣化興趣。

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多元文化的並存和發展仍是最重要的。在性愛領域,不管別人怎麼看,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感覺來做取捨。心理醫生鼓勵人們在性愛中學會對愛人説“Yes”、“No”或者“Maybe”,讓對方明白什麼事是我願意和想做的;什麼事是我不能接受的;什麼事是我在某些時候願意嘗試的,以達到彼此的性和諧。

199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科學研究機構的性治療專家們來京指導,認為仿真化的性器具是人類未來性生活的重要伴侶,它不僅是男性性功能障礙的一種補償,還可以完善女性的性能力和快感。

和你一樣,我第一眼看到性器具就引發了內心強烈的、東方式的厭惡與排斥,這種感覺延續至今。自我分析後,我認為這是害怕男人在女性世界裏變得無足輕重,是一種對喪失重要性的焦慮。你的問題是如何讓你的丈夫明白你的內心感覺,同時不要把你對振盪器的厭惡投射或轉移到你丈夫身上。振盪器本身並沒有道德涵義,你可以拒絕它,但不要因為它拒絕愛你的丈夫。

困惑二:偷情

我原以為自己是個在愛情上很傳統的人,可在跟男朋友同居的時候,還是發生了與別人偷情的事,我覺得自己很糟糕。

每個人都生活在一種關係現實中,在這種關係格局裏,偷情要算是一種文化禁忌,它等同於對情感純潔性的背叛。大部分時間人們都生活在一種內心現實裏,對他人關係的浪漫幻想是人面對現實的精神動力,所以偷情的慾望普遍存在。

沒有人可以用理性去控制內心的慾望,理性只是幫助人合理地表達慾望,而被表達出來的已經不再是慾望的本質。情慾在內心的非現實層面中任意地與可心人演繹愛情,可以幻想與任何人做愛。女人是這樣,男人更是這樣!

女性對偷情持有的態度與男性截然不同。大多數知識女性對偷情都抱有浪漫的聯想,態度既坦誠又大膽。尤其是女性在25~35歲這個年齡段,在青春荷爾蒙的分泌和情慾活躍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奇蹟不會發生呢?!但女性對偷情的嚮往大多節制在精神層面,兩性間情愫的朦朧感更有利於女性的想象。

相比之下,男人的態度就曖昧得多,如果他們是偷情的獲益者,他們會持批評的態度來避嫌;如果他們沒有從中獲益,他們又會衍生出奇怪的憤怒。心理研究表明,用坦誠與接納的態度來談及偷情的人,往往是對偷情沒有慾望的人。我們還可以從某些男人對待女友偷情的態度上看到當今社會文化的傾向,對待偷情的態度顯然是男性對自我的態度。

男人對偷情的惱怒更多的是對自我的惱怒,男性們很自然地以為,不能完全滿足自己所愛的女人是一種人格失敗。其實,在這個世界上,誰也不能真正地做到滿足另外一個人。因此對偷情的寬容實際上是對自己的寬容,獲益的還是自己。

説到偷情,就要涉及一個難以迴避的問題,那就是“道德”。情慾似水,需要有一個適當的容器去裝載,人對道德的意識就是這樣的一個容器。你的容器什麼樣,你的情慾表現也大致會是什麼樣。當人類道德的容許度大時,任何形式的情愛都是美麗的花朵,讓路人駐足讚歎;當容器不夠大時,情愛的溢出雖不道德但卻是必然。

困惑三:同性戀

我讀了先生筆記本中別人給他的一封情書,發現自己深愛的丈夫竟是同性戀。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平靜自己幾乎崩潰的神經,感到一種徹徹底底的絕望。

同性戀在今天的生活中已是公開的祕密,你沒有生活在那種情感層面,不理解和不接受是非常自然的。雖然金賽認為每個人都潛藏着同性愛的能力和情結,但要發展到真正意義上的同性戀對大多數人來講仍似登天。人類的情感的確是非常泛性和具有多元化色彩的,人們可以愛阿貓阿狗,為何就不能愛一個同性?!

就家庭的穩定來説,一個同性戀外遇並不比一個異性戀對家庭的傷害更大。相反,同性戀外遇並不鼓勵家庭解體。你的丈夫是同性戀,不排除他同時也可以是個好丈夫,這兩者之間看起來是矛盾的,實際上又可以是統一的。他是同性戀者,但同時他也可以是一個高尚的、有道德的和有責任感的人,也可以是一個可愛的和值得你去愛的人。

此時此刻,相信你的內心正在承受着痛苦的衝擊。心理學認為:痛苦是擴展人們對生命的體驗最好的途徑,經歷了這場情感風暴,無論你的生命之帆朝向何方,你生命的存在形式已經超越了其他人。對今後的生活你可能要面臨選擇。

第一種選擇可能是維持。因為大多數同性戀者其實過着雙性戀的生活。維持這樣的家庭需要你的成熟和勇氣。首先你需要承認人類情感的自由屬性,在家庭層面,你的丈夫屬於你,在其他層面,丈夫屬於他自己。愛他就必須欣賞他、認同他,以此來保留你輕鬆的心境。

經典的精神分析認為同性戀者有一種自戀傾向,所以你需要直言對他身體的喜歡,你需要表現出一定的“男子氣”。在當代開放的性愛觀中,任意兩人之間都可以實現任何類型(同性和異性)的性愛方式,這裏沒有應該不應該,只有願意不願意。

第二種選擇就是離開。保留你內心純潔與性愛完整也是你的權利。分離可以讓雙方擁有更大的空間來幫助自己成長。生活不僅僅是情感的,它更是現實的。不妨聽聽你丈夫的意見和打算,看他在夫妻情感責任上還能承擔多少,以此來決定你對婚姻的取捨。

困惑四:暴力上癮

男友是畫家,經常對我大打出手,事後又對我百般温存。我慢慢感到對暴力後那種親密有一種依戀。我有受虐傾向?如果我只是一個精神病醫生,我會很容易給你的男友一個“人格障礙:邊緣型與衝動型”的診斷。但我是心理醫生,我看到的只是一種關係狀態。

所有的關係都存在着互動和互補的原則,你們倆人發展出一種不穩定的、帶有施虐與受虐傾向的關係。這種關係伴有極度的痛苦與依戀交替的情感體驗,久而久之也可以讓人上癮。

應該説你不適合你的男友,他也不適合你。換一個對象,你的男友會比現在成熟得多,你也會比現在幸福和穩定,但愛的激情會相對少一些。

生活在於你自己的選擇,如果你喜歡這樣的情愛方式,那你在結婚以前,需要和男友討論他可以“傷害”你的方式和程度,避免你們像癮君子一樣步步升級。如果選擇放棄,你要小心。在他未對另一個“事物”上癮前,你很難有真正的解脱。

受虐與施虐並不是天生的。精神分析認為這與早年孩子在被母親虐待的同時獲得一種母愛與歸屬感有關。很多情愛中的虐待是通過互動強化來形成的。

比如,男友打了你,因為內疚便在親密關係和性愛中補償你,讓你感覺痛苦後獲得一種被愛的、銷魂般的激情。你的這種激情回饋感染了男友,就可能強化他的暴力,也強化了你自己對受虐的容忍。所以,暴力過後最好避免與對方親密。

當然,我不能忽視你的男友是一個畫家。真正的畫家屬於另類人物,他們的創作需要不斷變化的愛和激情,需要極端的情緒和偏執的神經。除非他只是一個庸才,不然在60歲前他難以擁有一個長久穩定的情感關係。

如果你愛他很深,而他不幸又是個畫界天才,那我建議你學學女子防身術,讓他嚐嚐受虐的感覺,以此來消退他的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