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醫療 > 藥品

安宮牛黃丸是誰發明的?安宮牛黃丸來歷

藥品2.03W

安宮牛黃丸是一款比較名貴的藥品,其中的中草藥成分也很多,下面本站的小編為你們介紹安宮牛黃丸是誰發明的?安宮牛黃丸來歷。

安宮牛黃丸是誰發明的

“安宮牛黃丸”發明人吳瑭(字鞠通)就是這《温病條辨》的作者。

吳鞠通,清乾隆年間生人,出生於江蘇淮安一個書香之家。19歲時,父親因病早逝,吳鞠通深愧“父病不知醫,尚復何顏立天地”。於是他開始遍覽方書,刻苦研讀,“棄舉子之業,而專事方術”。26歲時,吳鞠通被選貢入京,參與《四庫全書》子集醫學部分的抄寫檢校工作。期間,他進一步研讀晉、唐以降各家名醫學説,受益匪淺。

他讀前朝吳又可的《温疫論》時注意到,在吳又可生活的晚明時期,戰亂頻仍,瘟疫流行,而大多醫家還囿於傷寒之論,不能變通,吳又可獨樹一幟地提出了流行性瘟疫“是無形之戾氣口鼻侵入人體而致”,為中醫傳染病學奠基。去年我國發行的電影《大明劫》,就是再現了明末戰亂時期,一代大醫家吳又可的醫學實踐故事。這個早於西方200年的傳染病學的發現,無疑刺激着吳鞠通,他更加“嗜學不厭,研理務精,抗志以希古人,虛心而師百氏”。因此吳鞠通的醫學知識大長。

雖然他學業日精,但他處事卻慎之又慎,一直未敢坐堂行醫,出手治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京城瘟疫流行,一時死亡無數,人心惶惶。“十七年磨一劍”的吳鞠通“懷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在親朋的鼓勵下,施以名家葉天士奮力搶救之法,“六經辯證,三焦論治,衞氣營血”,在改良牛黃清心丸基礎上,製成安宮牛黃丸等名藥,一下子從危重病人中救活了幾十人,自此吳鞠通聲名大振。

“温疫門”的首藥便是安宮牛黃丸。安宮牛黃丸的“宮”,本指宮殿,君王居住在其中,如果用它來比喻人的臟器,那麼心的作用即可被喻為“君”,而心包則可被喻為“宮”——“安宮”一詞就由此而來。而牛黃則是這味藥的君藥(主藥),它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嘉慶十八年(1813年),在他終生的朋友汪廷珍(時任禮部尚書)的鼓勵下,吳鞠通撰寫的《温病條辨》得以刊刻問世,“是書一出,大道不孤”,安宮牛黃丸也從此更為世人所熟知。

安宮牛黃丸是誰發明的?安宮牛黃丸來歷

安宮牛黃丸副作用有哪些

安宮牛黃丸副作用體現在因安宮牛黃丸中含有硃砂和雄黃,據藥典記載,硃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m二csulfids),其含量比例不同,大致為含汞86.2%,硫13.8%,對於單味硃砂或含有硃砂成分的中成藥,不宜超量或持久服用,尤其肝、腎功能不正常者,更不宜服用,以免造成汞中毒而加重病情,出現中毒症狀者應及時送醫院救治,以免發生意外。

其次還體現在牛黃對孕婦不好,有小毒主要表現為全身皮膚丘疹樣斑塊、瘙癢,臉部、軀幹部較重。部分病例為固定性斑疹,分佈在臉、頸部。如蠶豆大紅斑伴瘙癢;部分病例為過敏性單狀皰疹、剝脱性皮炎和慢性砷中毒、黑皮病。呼吸急促、胸悶、呼吸困難、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煩躁不安、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腱反射消失及呼吸停止。上消化道黏膜損傷。表現為上腹飽脹不適、疼痛、噁心、嘔吐,嘔吐物呈咖啡色,隨後便血。

在治療過程中如出現止汗畏冷、面色蒼白、冷汗不止、脈微欲絕,由閉證變為脱證時,應立即停藥。

安宮牛黃丸是誰發明的?安宮牛黃丸來歷 第2張

血壓的原因

高血壓是一種長期、慢性的疾病,引起高血壓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心理的,生理的,社會的因素等。最主要有肥胖、飲食、年齡等因素。

肥胖

體重指數增加是高血壓病最危險的因素。肥胖人脂肪多,這不僅引起動脈硬化,而且還因脂肪組織內微血管的增多,造成血流決量增加,結果易產生血壓。

飲食

食入過多的食鹽,可招致高血壓。此外,鉀和鈣食量過低,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不足,也被認為是可使血壓升高的因素之一。

年齡

年齡與高血壓關係也很大。就總人羣來説,年齡每增加10歲,高血壓發病的相對危險性增加29.3%---42.5%。 引發高血壓的原因之四、

精神緊張

長期精神緊張、憤怒、煩惱、環境的惡性刺激(如噪音),都可以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職業

工作緊張,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又少體力活動的職業,高血壓的發病率明顯增高。

飲酒、吸煙

酒能引起高血壓,且加重高血壓,損害心腦血管。吸煙:吸一支普通的香煙,可使收縮壓升高1.3~3.3kPa(10~30mmHg),長期大量地吸煙,也就是説,每日抽30~40支香煙,可引起小動脈的持續性收縮,天長日久,小動脈壁的平滑肌變性,血管內膜漸漸增厚,形成小動脈硬化。

遺傳因素

高血壓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壓,子女的發病概率高達46%。

安宮牛黃丸是誰發明的?安宮牛黃丸來歷 第3張

高血壓放血療法注意事項

高血壓放血療法是不少人想嘗試的一種用於治療高血壓的療法,然而卻很少人知道這個療法要注意什麼。那麼,高血壓放血療法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一般來説,高血壓放血療法適用於年齡在18~70歲之間的病人,但是,也是有一部分的人是不適宜使用這個療法的,例如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婦女,身體特別虛弱或有出血傾向的病人,以及合併肝、腎和造血系統有嚴重原發疾病患者,他們都是不適合用這個方法來治療高血壓的,如果一定要使用這種方法的話有可能會造成身體的損傷。所以,大家在選擇治療方法時要考慮自己的身體因素,不能盲目選擇。

刺針前要先對病人的耳廓進行揉按,使其充血。刺針的時候要迅速,以防疼痛。在進行治療的時候,醫生要嚴格消毒自己的手指和病人的治療部位,防止感染。而擠壓時,不要只侷限於耳尖,應該從遠端向近端慢慢地輕輕地擠壓,從而減輕或消除疼痛等不良反應的發生。放血量也是要注意的地方,不能過多或過少。此外,發生血腫的情況時要及時按壓,可以用消毒過的幹棉球按壓出血點1分鐘左右,從而防止血腫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