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閲讀

諸葛亮多活10年能一統天下嗎

閲讀1.53W

不一定。

諸葛亮多活10年能一統天下嗎1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描繪成一個神仙般的人物,在戰場上屢戰屢勝。在歷史上,雖然諸葛亮在北伐時期的表現同樣輝煌,但其遠沒有小説中那麼出神入化。三國時期,諸葛亮進行了六次北伐,其中五次是諸葛亮的主動進攻,一次是戰略反擊。

當時曹魏的兵力是蜀漢的6倍左右,諸葛亮的軍隊每次不能超過10萬人。司馬懿在寫給司馬孚的信中説,諸葛亮集軍十萬人。在古代,戰爭人數是虛報的,所以諸葛亮的實際軍隊肯定不到10萬人。雖然諸葛亮的軍隊人數不多,但他在與曹魏的戰爭中從未遭受過很多的損失。大舉北伐進攻曹魏六次,每次都能全身而退。

諸葛亮多活10年能一統天下嗎
  

其中,第一次北伐和第三次北伐,諸葛亮佔領了曹魏的縣城。當第一次北伐撤退時,諸葛亮甚至把俘虜區的人趕走了。第三次北伐直接攻佔了武都和陰平。第二次北伐,諸葛亮遇到了魏國將軍郝昭,被郝昭防守的`陳倉堅不可摧。諸葛亮被迫退卻,退卻後殺了魏國將領王雙。

第四次北伐是一次戰略反擊。諸葛亮也贏了,打敗了曹魏的雍州軍。在第五次北伐中,司馬懿開始了收縮戰術,被人們戲稱為“畏蜀入畏虎”,諸葛亮在這場戰役中也取得了勝利,在撤退時也殺死了張郃。

第六次北伐時,司馬懿知道諸葛亮是打不倒的,便開始與諸葛亮耗時間。結果,諸葛亮身體不好,最終在五丈原病逝。諸葛亮死前,他還把撤退計劃安排得很好,終於讓蜀軍安全撤退到漢中。諸葛亮的用兵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歷史上只有兩個人批評過諸葛亮用兵不當。一個人是司馬懿,一個人是陳壽。司馬懿被打得連女人的衣服都穿上了。他批評諸葛亮用兵,這只是自我安慰罷了。東晉時,司馬懿的後人尊崇諸葛亮用兵如神,追封諸葛亮為武興王。唐代李世民對陳壽進行了批評,認為他作為一個史官,根本就不瞭解用兵的危險,只知道在紙上談兵,卻看不到諸葛亮的高明之處。後來,諸葛亮成為武廟十哲之一,這肯定了諸葛亮在當時將領的地位。除諸葛亮外,武廟十哲還有韓信、孫武,這足以證明諸葛亮的用兵水平了。

諸葛亮多活10年能一統天下嗎 第2張
  

想想如果諸葛亮再活十年會怎麼樣?個人認為,即使諸葛亮再活十年,蜀漢也贏不了曹魏。因為曹魏的政治穩定,勢力比蜀漢強大得多。另一點是,諸葛亮是一個謹慎的戰略家。如果是韓信,可能真的消滅曹魏。諸葛亮注重循序漸進,這種打法在國力相當時非常有效。諸葛亮用兵從來沒有犯過大錯,他非常謹慎。如果蜀漢和曹魏有着同樣的國力,他們一定能夠打得曹魏無力反擊的局面。

遺憾的是,蜀國的實力比曹魏差太多,步步為營的戰略根本不能消耗曹魏,最終只能耗死諸葛亮本人,再過十年也一樣。

諸葛亮多活10年能一統天下嗎2

三分天下魏蜀吳,三國時代,最強的無疑是曹魏。曹操的曹魏政權打敗了眾多對手一統北方,讓亂糟糟了30多年的北方安定了下來。北方一安定,地就多了。地為什麼多呢?

因為一來戰亂讓人口鋭減,人民或因戰爭死亡或流散到相對安定的荊州益州去了。

二來,東漢末年儒家的厚葬制度與窖藏習俗不但讓造錢的速度趕不上埋錢的速度,墓地還大量佔用耕地,曹軍盜墓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打造金屬武器和買糧食的軍費問題。

另一方面也釋放了大量耕地。而曹操的曹氏家族,搞屯田、九品中正制等籠絡人心的工程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篡奪400年漢朝江山。這一目標最終在曹操兒子曹丕手中完成。

有些魏粉認為,諸葛亮和姜維的北伐不僅讓人民重新走進了戰火之中,而且窮兵黷武,註定是徒勞的。

但小編仔細研究了諸葛亮和姜維的北伐後,發現姜維的北伐或許是窮兵黷武,但是諸葛亮的北伐每一次都不是徒勞的,每一次都讓強盛的魏國很鬱悶。

為何?你看諸葛亮和姜維北伐的最終目標是哪裏?是隴右,是西涼。這裏土壤貧瘠,連接羌胡地界,盛產戰馬,曹魏的屯田之策到了這裏非但不管用,還搞的大面積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這裏的人民對漢朝的好感遠遠大於曹魏。諸葛亮和姜維的短期目標就是拿下隴右,打通和胡人的聯繫。

中期目標就是獲得隴右的戰馬,一方面截斷曹魏關中騎兵的戰馬來源,另一方面在隴右招募義士,訓練一支騎兵,和關中騎兵決戰,拿下長安還於舊都。長期目標自然是一統天下,光復大漢王朝。

諸葛亮多活10年能一統天下嗎 第3張
  

所以,從劉備去世到諸葛亮北伐,這裏有將近七年的時間,謹慎的諸葛丞相一直在思索伐魏之策。

可以説第一次北伐是相當精彩的,諸葛亮聲東擊西,讓趙雲偏師從褒斜道攻入關中,死死把曹真郭淮拖住,然後突然虛晃一槍拿下隴右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可以説如果沒有馬謖失街亭,説不定漢軍已經光復隴右了。

不過即使失敗,諸葛亮早就提前想好了退路,當魏軍殺回隴右,發現諸葛亮不見了。原來諸葛亮從西漢水成功撤走,臨了還帶了三郡百姓回漢中。

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接着北伐,第二次北伐看似沒拿下陳倉,但其實也相當精彩。諸葛亮只用了很少的部隊打陳倉,派了大量部隊佈置在陳倉東側,還安放了大火力的諸葛連弩,當曹真帶關中兵團殺到時,已經被諸葛連弩射得人仰馬翻,大將王雙慘死。

而當張郃受命帶着中原兵團趕來增援時,他們發現諸葛亮又不見了,要知道,想從關中平原撤,可比從隴右撤難多了,被追上可是死路一條。可見諸葛亮是神出鬼沒,早有佈置。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則拿下了武都陰平,還粉碎了曹魏關中兵團,隴右兵團,中原兵團,荊州兵團的四路伐蜀。第四次北伐對陣司馬懿,割了隴上小麥,砍了司馬懿手下3000人,伏擊並殺死了司馬懿的搭檔兼老前輩張郃。

第五次北伐最精彩,出北原截斷了隴右兵團和關中兵團的聯繫,非但如此,這一次諸葛亮完全不差糧食。

他用蜀地生產的直百五銖錢買下了關中地區大量的耕地,漢軍將士和當地百姓踴躍種糧,由於蜀漢的直百五銖錢比魏國的五銖錢信譽好太多(關於蜀漢直百錢的奧妙,所以當地百姓也願意把種好的糧食賣給漢軍。

但是不巧,諸葛丞相突然去世,後人有言,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小編髮現,諸葛亮的北伐一直在遊刃有餘,而且每次北伐雖然都失敗,但傷亡大的反而是曹魏一方,鬱悶的反而是魏國朝廷,諸葛亮對北伐似乎有着極大的信心,他有信心堅持到光復大漢的那一天。他的信心哪裏來的?小編總結了以下幾點:

1. 他每次北伐都殺了曹魏一個措手不及。

2. 他每次北伐傷亡基本不大,而曹魏的傷亡率遠遠比他高。

3. 蜀漢的直百五銖錢已經深入到魏國經濟的每一個毛細血管當中。

4. 諸葛亮在季漢政權裏能獨攬大權,團結季漢的`一切資源和人才,集中力量辦大事。

總結以上四點,小編認為,諸葛亮五次北伐若不死,最多十年,蜀漢就能拿下涼州,並使蜀漢在經濟與人口總數上超過曹魏,接下來還於舊都統一天下就真的僅僅只是個時間問題。

可惜,諸葛亮在關鍵時刻去世了,接下來姜維北伐就真的是窮兵黷武了,因為比起諸葛亮,他的條件要差多了:

第1,他的兵權被後方牢牢限制着,面臨着整個朝廷的勾心鬥角。

第2,他所能掌握的兵力僅僅是能和曹魏隴右兵團戰鬥而已,縱觀姜維11次北伐,從沒有去進攻關中,反而一直在打隴右。

第3,姜維只會打仗,不會搞政治,也不會發展經濟,連年北伐,得到的只是窮兵黷武的罵名。

第4,姜維太難了,諸葛亮帶來的荊州派人才基本去世,僅剩的閻宇羅憲不歸他指揮,諸葛瞻只會制約他,連廖化都跟他唱反調,真正願意跟他北伐的重臣,只有一個從曹魏投降而來的夏侯霸。

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諸葛亮若不死會怎樣?司馬懿比諸葛亮大兩歲,卻比諸葛亮多活17年。

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更是活到了93歲,咱們假設諸葛亮能多活20年,那麼以他北伐這個態勢,北伐成功還是很有可能的。

至少,司馬懿會一直被他牽制在關中,到時候曹叡去世,曹爽獨斷朝綱威逼幼主,曹魏大士族必然反抗,到時叛亂不斷,司馬懿趕回去爭權,這就是諸葛亮的最好機會。

諸葛亮多活10年能一統天下嗎 第4張
  

那麼如果諸葛亮北伐成功了,他渴望的大漢朝能回來嗎?咱們一會再揭曉答案。

歷史不容假設,但政治規則可以假設和被幾千次的實踐,小編在幾年前看《軍師聯盟》的時候曾感慨,曹操對曹植的寵愛遠遠超過曹丕,可曹植的性情其實並不適合搞政治。如果是曹植當了魏王,會廢了漢獻帝嗎?

但小編很快就想明白了,會。就算他本人不願意,手底下的人,像曹植手下的楊修丁儀,以及楊修丁儀的朋友圈,都希望能廢了漢獻帝,因為政治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利益,而是一個集團的利益,兄弟們跟着你幹,就是為了日後能夠得到你賞賜的飛黃騰達。

那麼,假設諸葛亮在74歲,甚至84歲的時候,消滅了曹魏東吳,統一天下,就能夠興復漢室嗎?小編髮現,依然不能夠。

因為諸葛亮48歲才有兒子諸葛瞻,劉禪比諸葛瞻大20歲,是諸葛瞻的岳父。如果諸葛亮北伐成功,安然閉眼,則諸葛瞻正值壯年,而劉禪已然老邁。

而當年跟着諸葛亮打天下的一干兄弟,以及中原士族的投機家們,會越來越看劉禪不順眼,會為了自己和自己集團的利益擁立諸葛瞻,逼着劉禪禪讓,或者再等幾年,逼劉禪的兒子禪讓。劉氏皇族人丁薄弱,還不如曹魏。總之,很可能,漢朝會變成另外一個朝代。

閒樂生説:小孫的這個假設,雖然讓我等諸葛亮的粉絲很傷懷。但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還是頗為中肯的。

經過東漢與三國的豪強政治,士族階層掌握政權已是大勢所趨,非人力可以逆轉。

諸葛亮多活10年能一統天下嗎 第5張
  

所以曹操劉備兩位雖是人傑,但他們想要建立寒族政權的理想必然破滅,而孫權就很聰明,他一發現不對勁就倒入了江東士族的懷抱。

總之,從歷史的大勢來看,三國就是曹孫劉三位人傑以個人之力製造的逆流,雖然精彩偉大,頗有波瀾,但不可能抵擋得了時代的洪流。所以他們必然失敗,就算統一了天下也必被士族篡奪。

如果曹魏統一了天下,則被司馬氏篡奪如果蜀漢統一了天下,則會被諸葛氏篡奪,這不是諸葛亮個人品性可以扭轉的事情。

就算東吳統一了天下,也會被吳郡陸氏或者別的什麼江東大族篡奪,如此而已,這就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