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情感 > 婚姻

別讓原生家庭的父母關係成為孩子婚姻裏的炸彈

婚姻1.8W

德國著名教育家福祿培爾曾説:

別讓原生家庭的父母關係成為孩子婚姻裏的炸彈

家庭生活在兒童成長的每一個時期,不,在人的一生中,都重要無比。

是的,原生家庭,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影響深遠。

它不但能影響我們的飲食習慣、起居規律,還會影響我們對親密關係的看法。父母的相處模式,會給子女的心靈留下烙印,在潛移默化之中,讓他們形成思維定勢,形成對婚姻的基本認知。

於是,原生家庭中的親密關係,也就直接影響到子女的婚姻關係。

我的鄰居阿秋,有一個令人羨慕的爸爸。

在外面,他總是對人和顏悦色,大家都認為,他是個好男人。但是,在家裏,他卻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另一面,對妻子脾氣很差,經常罵她、揍她。

阿秋的媽媽,面對這樣的丈夫,每天都生活在提心吊膽之中,生怕會觸怒他,引來一頓拳打腳踢。年幼的阿秋,目睹了這一切,於是,她長大結婚之後,就像母親那樣,總是過得戰戰兢兢,小心翼翼。

雖然老公對她很温柔,但是,她卻始終生活在恐懼之中:

現在我們才結婚,還在甜蜜期,這些都是表面現象,有一天男人都會露出真面目的。連我爸那樣公認的好男人,發起火來都是那麼面目猙獰,這個世界上我還能相信誰呢?

所以,阿秋每天都像個驚弓之鳥。她相信,老公有朝一日也會施暴,男人的和氣,無非是虛情假意。

如果哪天老公對她兇了一點,她就會想起自己受虐的母親,想起媒體上那些家暴的新聞,然後就惶惶不可終日,覺得下一個倒黴的女人就是自己。阿秋總是這樣莫名猜疑,讓丈夫十分頭疼。他跟她一再保證:

不是每個男人都是暴力狂,我就算鬧情緒,也不會動手,不會傷害你。

但是,阿秋仍然對他缺乏基本的信任,夫妻一鬧彆扭,她就覺得自己會捱揍,就十分害怕,躲進屋裏,不跟丈夫溝通。

無論丈夫怎麼指天誓地,説不會打她,都不能讓她滿意。這樣一來,丈夫就覺得她是無理取鬧,夫妻經常冷戰,彼此愛答不理。

哲學家洛克曾説:

兒童、成人的舉止,大半都是通過模仿得來的。

子女的一切,就像是父母的複印件,他們會模仿父母的行為模式和觀念。

如果孩子在童年時期,每天在家,看到的都是暴力之下的恐懼,那麼,他們在長大之後,又怎麼會對自己的愛人,有正面的看法;怎麼會對自己的婚姻,有良好的預期?

阿秋的事情,並不是個例。

我的同學曉雯,也曾經在父母的婚姻關係中被重創。

曉雯的父親,年輕時長得很帥氣,俊眼修眉高鼻樑,皮膚是健康的小麥色,很討女人喜歡。於是,母親就非常缺乏安全感。雖然父親對她很好,她依然每天擔心,每天焦慮。

在曉雯的童年記憶裏,如果哪天爸爸加班,回來晚了一點,就要面對媽媽的百般盤問。

如果爸爸給女鄰居幫了忙,哪怕只是簡單地修個自行車,搬搬重的東西,媽媽聽説了,也要黑着臉,大吼大叫,勢如暴風驟雨。

有一次,爸爸被單位派去出差,好幾個人一起同行。本來,這只是一次正常的公務之旅。

可是,因為那些人裏面,有一位很漂亮的女同事,媽媽聽説之後,就跟爸爸大鬧不止,非要説那個美女是勾魂的狐狸,認為他們之間,有不可告人的祕密。

她揪住爸爸,鬧個不休,爸爸被她折騰得極度煩躁,火氣一大,就推了她一把。

於是,媽媽就把這看成是證據,認為他嫌棄糟糠之妻,鬱悶之下,一屁股坐在地上,披頭散髮哭天抹淚,一臉的委屈無比……曉雯的爸爸,在婚姻裏一直很煎熬。為了孩子,他也就強撐下去,維持着這個家表面的完整,然而,心裏卻是支離破碎。

等到曉雯考上大學,爸爸覺得,孩子長大了,自己沒必要再守着這段名存實亡的婚姻,便提出離婚。

離婚時,他看媽媽的眼神,完全像看一個討厭的陌生人,冰冷而疏遠。而媽媽呢,哭到雙眼通紅聲音嘶啞,也哭不來他的回心轉意。有了這樣的經歷,曉雯到了宜嫁的年紀,就十分畏懼婚姻。

追她的帥哥不少,可是,她卻一直在逃避。

她覺得,在婚姻裏,母親沒有安全感的樣子,真的很醜。她不想戀愛,不想結婚,因為,她不想活成那個樣子,沒有自己的尊嚴,沒有自己的愛好,把審問自己的老公,當成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

她不想像母親那樣,心心念念想要綁住對方,結果卻弄丟了自己。夫妻一場,情愛彌篤,最後換來的,不過是對方的鄙夷和厭棄。

拿破崙曾經説:

孩子的命運,是父母創造的。

這句話對極了。

原生家庭的父母關係,塑造了孩子對婚姻的觀念,而他們的觀念,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命運,決定了他們面對自己的婚戀問題時,是樂觀向上,還是畏懼、排斥、滿腹狐疑。

也許,有的人會認為,夫妻之間的相處,是大人的事,跟小孩沒有關係。可是,孩子的雙眼,卻是最好的攝影機,把他看到的家庭生活,錄成了心中一部終生難忘的戲劇。

如果他看到的是喜劇,那麼,關於婚姻,他懂得的就是歡樂。如果他看到的是悲劇,那麼,説到婚姻,他感覺到的就是恐懼。

影響孩子對自己婚姻看法的,正是原生家庭的父母關係。

父母彼此相愛,就是給孩子的一重厚禮,而父母互相傷害,就會給孩子留下創傷,讓他們面對幸福的時候,不知道怎麼珍惜,不知道怎麼爭取,時刻想着逃避和放棄。

他們始終覺得,親密關係中危機重重,哪怕別人捧着滿滿的愛,真摯地走到他們面前,想要把愛交到他們手裏,他們也不敢伸手去接,眼裏充滿了驚慌和猜疑。

他們的身體長大了,然而,在內心深處,他們依然是當年那個看着父母吵架、衝突的小孩子,他們在婚姻中看到的,不是温暖和樂趣,而是矛盾與惡意。

即使他們從小到大,並不缺吃少穿,但是,物質上的豐裕,也無法彌補精神上的失落。就像阿秋和曉雯,她們都生活在小康的家庭。

雖説,兩家的父母,都是彼此充滿敵意,但是卻沒有慢待過孩子。而且,因為父母經常打架,爭吵,沒能給孩子一個平靜的成長環境,所以父母經常覺得內疚,為了補償,還給孩子買過不少好東西。

但是,孩子不只是需要禮物,也需要父母好好過日子,幸福相愛,成為他們在感情中的楷模。否則,他們雖然在物質上被富養,在精神上卻還是會憂慮。

華盛頓曾經説:

讓孩子感到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這是有涵養的大人明智的做法。這種美妙的家庭情感,在我看來,和大人贈給孩子們的那些最精緻的禮物一樣珍貴。

哲學家羅素也曾經説:

如果想讓孩子長成一個快樂、大度、無畏的人,那這孩子就需要從他周圍的環境中得到温暖,而這種温暖,只能來自於父母的愛情。

所以,請好好地,愛你的另一半,善待你身邊的伴侶,讓孩子習得健康的感情模式。

千萬別讓原生家庭的父母關係,成為你孩子婚姻的隱形殺手。

一方面,我們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動手,而要用健康的方式,管理和宣泄自己的情緒。

有脾氣的時候,不妨去散步、運動、洗個熱水浴,以紓解壓力。或者深呼吸,聆聽輕音樂,暗示自己,放鬆精神。還可以適量吃一些巧克力、甜點、香蕉,這些都是愉悦心情的食物。等到雙方情緒穩定,再和和氣氣地交談。

孩子會很樂意看到,父母温柔地處理彼此的關係,看到父母相愛、和氣,即使遇到問題,也能平心靜氣,温言軟語。

另一方面,我們要豐富和完善自己,在婚姻裏,不要有過度的危機感,不要像曉雯的媽媽那樣,苛求伴侶。

多看書,多培養興趣,調理身體,內外兼修,好好寵愛自己。

當你有了足夠的魅力,自然對對方的感情有了信心,充滿安全感,孩子也會看到你們恩愛和睦,相處甜蜜。當孩子從父母身上看到,婚姻中有那麼多的愛和善意,TA在未來的感情道路上,才會快樂、開朗,勇者無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