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館

位置:首頁 > 親子 > 新生兒

新生兒出現水腫怎麼回事

新生兒2.31W

生後3~5日,在手、足、小腿、恥骨區和腋窩等處易出現水腫。2~3天后消失,與新生兒水代謝不穩定有關。

新生兒出現水腫怎麼回事

正常新生兒的體液總量佔體重的80%,高於其他年齡組,增加的部分主要在細胞外液。因此,正常新生兒具有一定程度的水腫。

早產兒尤為明顯,甚至可出現指壓痕,以手背,足背及眼瞼等處明顯。與新生兒尤其早產兒血循環中的心利鈉素水平較低有關,影響腎臟排鈉的作用和水分的排出,隨着生理性體重下降,多餘的液體排出後,水腫自然消失。

新生兒正常與病態現象的區別

“板牙”、“螳螂子”

不少新生兒口腔上齶正中線附近有一顆或數顆粟粒大小的白色顆粒,為上皮細胞堆積、角化而成,稱“硬齶小結”或“包氏小結(珠)”,俗你“板牙”,其非病態,不影響吃奶及以後的出牙,一般經2—3周或幾月自行消退、脱落。同樣,在牙齦跟部見有米粒大小的顆粒,稱“馬牙”。

也可在齒齦粘膜下產生,為粘液腺腫脹瀦留所致。新生兒出現的咬奶頭、拒奶、哭鬧時應查明其它原因,不要認為是板牙、馬牙所致,而採取“挑”、“割”、“擦”處理,易貽誤病情,且會新生兒及口腔粘膜嬌嫩,損傷後引起出血或細菌感染而發生口腔炎,甚致發展成嚴重的敗血症。

新生兒口腔兩側峽部各有一塊隆起的軟組織,是峽粘膜下的脂肪墊,有利於吸吮動作,俗稱“螳螂子”,不要誤認為病理性腫脹而影響吸乳。採用“挑”、“割”、“擦”處理,同樣會引起敗血症,且為農村新生兒敗血症首要原因之一。

尿紅或排尿時啼哭

新生兒生後48小時內應有小便排出,有的生後2—5天在排尿時啼哭,且尿布染成紅色一片。這是由於尿少,尿酸鹽瀦留在腎內形成尿酸梗塞引起,隨吮乳量及吮水量增加,尿量增多,尿酸鹽全部溶解尿中而消失,嬰兒也就能安靜入睡。

溢乳(回奶

由於新生兒的胃與成人不同,位置呈橫位(成人為相對直立),容量小,胃底部發育不全,入口處賁門發育不完善,關閉不全,而出口幽門口發育相對成熟,因此胃為“敞開口的瓶子”,在吸乳過程中,空氣易咽入胃腔,如餵奶過多、過快、吸入空氣,或喂後換尿布或搖動過多、或牛奶過熱、過冷均會產生溢乳。溢乳時一般無不適感,也不影響生長髮育。但若溶易溢乳,在喂後應取右側卧位,或將牀頭抬高。若不見好轉,且溢乳時有痛苦,且量多有奶塊、體重下降,應查找原因。